成王弹压过。
王臣之间的这种信任,也是尹子文的动力之一。
如今,北伐大势终于有了一个扭转。
楚国捉到了称霸的机会,这个宋襄公跳出来争霸,是对楚国来说再好不过的时机。
只要灭了宋国,杀掉宋襄公,楚国的霸主地位就能坐实。
到那个时候,尹子文也就能功成身退了。
虽然,他也听说了朝堂中有人要弹劾他的谏言,说是自己权力太大,怕影响到了王上的威严。
对此,尹子文从来没有在朝堂内提起过,他深明看人只看行动的道理,只要做的事是终于楚国的,那就随便你们怎么说。
大不了,功成之后,回去卸甲种田。
只要楚国强大,便是他心之所愿。
在这片战场上,尹子文的出现,让宋军有些战战兢兢。
宋襄公的联盟并不是很强,只有宋国北面那几个鄫、薛、曹之类的小国,勉强凑足了‘千乘’,仅有五万余人。
兵力本就没有楚国强大,其实春秋时代之间的战争还是很绅士的,本来大家兵都不算多。
打个架一般也就出动个几万人。
可这次却不一样,双方都是倾尽国力。
宋襄公不听朝中丞相目夷劝谏,硬要伐郑,原因是因为郑国承认楚国的霸主地位,宋襄公气不过,可他怎能知道,郑国虽然打不过宋国,可却能把楚国叫来帮忙啊。
“对面那是……楚国大将尹子文?”
宋襄公有些骇然,楚军威严犹在,整军待发,那排兵布阵弄得整整齐齐,战车漆黑,杀气滔天。
从双方士气上比较,宋军这边是有点弱的。
本来朝堂上就不同意宋襄公伐郑,他硬要打,这就造成了其实全军的战意都不是很高。
当兵的不是傻子,知道伐郑笔引楚,果然嘛,楚国还真派兵来了。
双方列阵,尹子文拔出腰间长剑,剑指宋襄公:“襄公,我敬你是周室公卿,放你一条生路,只要你投降,楚军绝不妄杀贵军战卒!”
一听这话,宋襄公却是哈哈大笑,满脸不屑。
虽然他心里其实是有点虚的,但面子却是挂不住。
“废话少说!你我两军便在这战场上见见真章!看是你楚国军强,还是我宋国兵壮!”
“那就来吧!”
尹子文大剑一挥,战车隆隆前进。
轰!
轰!
轰!
犹如打雷一般,兵卒步调非常整齐,手持长戈,满脸杀意,已经做好了战斗觉悟。
宋军当然不会退缩,宋襄公一声令下,也是排开战阵,齐刷刷向前走去。
两军靠近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兵卒们由走变成跑,手中的长戈横着刺向前方的敌人!
乒乒乒!
一道道兵刃交击声传来,双方大军凑到了一块儿,互相开战了一场场混战。
这一波大军里,宋国兵卒极少,多是宋襄公拿来送命试水的联盟兵卒。
那些诸侯国没办法向楚国倾斜,因为它们都在宋国北方,只能抱紧宋国的大腿。
然而,仅仅半柱香的功夫,胜负便有了优劣态势,宋军被击的节节后撤,战阵也有些晃荡、分散,宋襄公咬着牙,抿着嘴,心中知道在这里他们不可能是楚军的对手。
伐郑的时候耗费了大量的气力,硬要扛下去,只是对宋国没有好处的。
“撤兵!”
宋襄公大叫一声,命令传出好几百米外,大军终于全部回头,纷纷向后收缩,战车们也纷纷转向,拉着宋襄公,离开了这片战场。
留下来的只有尸体和鲜血,那些被长戈兵器和弓箭射中的战卒都还没死绝,还有正在挣扎的人,但他们已经爬不起来了,楚军浩浩荡荡的追击上来,用手中的长戈对他们进行补刀。
噗嗤!
噗嗤!
人都死在了战场上,这也是对于一名士兵的尊重。
尹子文眯着眼骂了声,然后说道:“随本将入城!”
此地位于郑国的一座城邑,尹子文不打算乘胜追击,宋国撤的那么快,而在这后面又都是群山关隘,不太好打,恐有埋伏,当即带兵进入了郑国的都城。
郑文公早已在城中等待。
适才宋国准备攻城,但还未行动,楚军便及时救援,因此郑文公对楚国还是很尊敬的。
起码他们守信啊,我站你的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