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了才停下来。要论他与李终一的感情,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
三人又默然伤感缅怀了许久,方徐徐缓过来,临走时又到一旁成亲王成亲王妃墓前恭敬上了三柱香,才下山离去。
西北边塞的一处村落里,正有一个人仰着头向京城方向凝望着。
“逸中哥,你每日往那个方向看,看什么啊?”一个少年出现在他身后,仰着头顺着他望着的方向看去,不解的问道。
他没有回答,依旧保持着仰望的姿势,神态中隐隐透着一股悲凉的气息。
十年了,等的够久了,是时候回去了。
“逸中哥!”少年噘着嘴有些不满,伸长手在他眼前晃了晃。
那个名叫逸中的男子收回了凝望的目光,看向小脸满是抱怨的少年,唇边掠起了一抹浅淡的笑。“我在看京城,在想那冠盖满京华的盛况。”
“京城?”少年听到这个词,眼睛里也闪闪的放着光,一脸向往的神情。“逸中哥,我听人说京城是秦国最繁华的帝都,那是不是很好玩啊!”
“是啊!”他应道。
“逸中哥去过吗?我好想去那看一看啊!”少年道,说完又拧着眉头,苦着个脸。“可惜爷爷不会让我一人跑到这么远的地方去。”
君逸中摸了摸他的脑袋,淡声道:“那我带你去好不好?”
少年眸子瞬间一亮,兴奋拉着君逸中的袖子大叫道:“逸中哥,你说真的?你没骗我?”
君逸中不可置否的点点头。
少年高兴的在院中上蹿下跳,边跳边喊道:“噢~我可以离开这了,我可以去京城了。”他知道逸中哥应允答应的事是绝对不会食言的。
至晚,君逸中便向少年的爷爷君行也就是他的师傅提出了去京城一事。
君逸中的师傅是一位年愈六旬的老者,此刻他穿着竹青色的长袍坐立在书桌前。
他捻了捻花白的长须,目光慈祥的看向他。“终于要走了啦!”
君逸中点了点头。“这十年师傅的教导逸中无以为报,等到来日逸中再·······”
老者摆摆手道:“为师教你从就不图什么,只希望你能把这十年里所学的用到该用的地方,就足以。”
“逸中谨记。”君逸中低头颔首。
“逸中啊!你是为师见过的人中资质最高的也是天分最好的,为师相信你离开这后不管做什么都会大有作为,但为师还是想告诫你一句话。”老者说道。“勿忘本心。”
勿忘本心?
君逸中微微一怔,最后郑重的点了点头。
翌日临走时,君逸中重重的给老者磕了三个响头。
少年昨夜兴奋的一宿没睡着,这会顶着俩个黑眼圈。看到君逸中跪下给爷爷磕头,他似乎也意识到什么,也跪了下来,说道:“爷爷,扬儿以后不在您身边你可要多注意身子。”
“这孩子就拜托你了。”老者看着懂事的孙子君扬说道。
“师傅且放心,我怎么把君扬带出去的就怎么给你带回来。”逸中看着君扬笑道。
本来兴冲冲意满满的君扬,在真要离开爷爷走时,突然变得不舍。从小到大他都没有离开过爷爷,离开这片地方,现在要丢下爷爷独自一人在这,他觉得自己很不孝。
经过了短暂的话别,最终还是在君先生的催促下,才利索的拿上行李翻身上马,策奔离去。
“驾驾驾~”
“君扬,第一次离家怕吗?”逸中对着与他并肩而骑的君扬问道。
马上的君扬抿紧嘴点点头最后又摇摇头,侧头看向君逸中道:“有逸中哥在,我不怕!”
君逸中相视一笑。
二人赶路进了潼关后,君逸中便来到了镇守潼关的将军府。
“劳烦这位大哥,进去向杨老将军通报一声,就说君逸中求见。”君逸中对着守门的侍卫说道。
侍卫打量了下二人,才点了点头转身进府通报。
“逸中哥,我们要拜访的是杨爷爷吗?杨爷爷的府邸好气势啊!”君扬仰头望着这朱漆大门羡慕的问道。
他们要拜见的杨老将军是君扬爷爷的故交,二人时有来往,但君扬却从未跟爷爷来过这,大多都是那位杨爷爷到他家去。
“逸中哥,你怎么知道杨爷爷家在这啊!你来过吗?”君扬又问道。
逸中笑了笑,没有答话。
君扬可能忘了,在他五岁那年,就是这个杨爷爷亲自把年仅十岁的君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