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姓们得知皇上跑了的噩耗中惶恐不安时,第二日,京城里又传来了大同府被匈奴人攻破的消息,这消息又如同一击重锤砸在了每个人的心上。
皇宫乾清宫内,聚集着数十位大臣们紧急议事,臣子还是那批臣子,可是皇上却已不在,主事的只剩下定远侯。
“大同府破了,匈奴人肯定过不了几天便会打到京城来,我看我们还是撤吧!”兵部尚书说道。
“是啊!是啊!京城守不住了。”
诸位大臣们纷纷点头,觉得无力回天。
“不能撤!”沐之初对着诸人大声道。“这个时候要是连我们都撤了,京城的百姓就真的完了。”
“侯爷,皇上都丢下他的子民跑了,我们还守在着做啥!”有大臣道。
“就是啊!皇上都跑了,凭什么我们还替他死守着。”
沐之初嘴唇微动,沉默不语。
“皇上跑了,我还在!”李奕珏提步从殿外走了进来,看着众人一字一顿道。“我,李奕珏,秦国的四皇子,就算战死在京城,也绝不弃国弃民而逃。”
“可是皇上......”
“我知道父皇跑了让众位大臣们很失望,对此行径我也深感不齿,但是我李奕珏还是想恳求诸位大臣为了京城数十万的百姓留下来。”
“他们需要诸位大臣们啊!”
众大臣们沉默不语。
李奕珏叹了口气,皇帝都丢下京城的跑了,他怎么能奢求这些人无偿的留下来呢!
正当他以为挽留无望时,御史大夫宁荀突然一脸肃容的开口说道:“呵!想当初皇上在的时候,那时我还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可成亲王一事曝出,我却因心中有公道对成亲王一事愤恨不平,于是毅然辞官归了家。现在皇上虽跑了,但我若也弃百姓于不顾,那我同当初所愤恨的皇上有何不一样。”
李奕珏一听面露喜色。
其他大臣听了也有所动容。
“也罢!为圣人之道,为天地之命,为黎民之生。”又有大臣出言道。
其他一众大臣相互对视,都从各自的眼中看到毅然,齐齐肃声道:“为圣人之道,为天地之命,为黎民之生。”
李奕珏喜极而泣,对着众位大臣深深的鞠了一躬。“谢谢众位大臣,谢谢!”
“既然诸位大臣们都决定留下来,那我们接下就好好的商议一下应敌之策。”李奕珏道。“这方面的事我也不擅长,所以还需定远侯来拿主意。”
“这......”
“侯爷不要顾忌我,能保住京城才是最重要的,我等全听侯爷调遣。”李奕珏很明白自己的能力,行军打仗他不是那块料,所以他将指挥权全权交给了善于作战的定远侯。
“既然四皇子如此信任我,情势紧急,那我也就不推脱了。”沐之初也不矫作。“现在我就来说说,我们接下来要做的。”
“匈奴人已经破了大同府,想必过不了几天就该打到京城了,所以当务之急是要求得援兵。”
“京城外的玄武军听闻皇帝跑了后十分气愤,已经拒绝了出兵,所以,我们只能另想法子。离京城较近的驻军也只有蓟县,那屯兵的兵比较多,有一万余人,我准备亲自到那请兵。”
“匈奴人可是来势汹汹啊!只有一万余人能抵挡的住这虎狼般的匈奴之师吗?”有大臣担忧道。
“只有一万兵马自然是远远不够,可是这已是没法了,京城附近根本没有可以调用的军队了,不然当初也不会让皇上向玄武军低头。不过你们放心,今早我就已经派人快马加鞭送信去江南给三皇子了,让他火速带兵勤王,但是想要等他带兵赶回来,我们最起码也要坚持半个月。”
“半个月,这...这怎么守得了半个月?”
“就是啊!就这点兵马......”
......
“诸位大臣,不管怎么说,京城总算有了一线希望不是吗?”李奕珏开口道。“侯爷,蓟县离京城少说也有三日的路程吧,你这样一来一回,蓟县援兵岂不是也要六日后才能到。”
李奕珏这么一说众大臣的眉头皱的更紧。
沐之初吐了一口气。“不错,匈奴人大约三日后会打到京城,所以你们需坚守三日,等我归来。”
要只有几千兵马的京城坚守三日,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沐之初也知道很难,可是没有办法。
众人沉默时,李奕珏开口应道:“好!”
“侯爷只管去请兵,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