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真的去实验的时候,他才发现,压根不是那么的一回事。
“看来你对某些事,已经深深地误解了。”这个时候,对苏秦的那种误解有着深切的体会的人便是农场的两个负责搭理这里的帮工。
他们是苏秦请来的搞这海产的高手。
但是在他们的眼里,苏秦就是胡来。
这两个人,一个叫朱敏,一个叫李达昌。
他们是陆嘉的父亲的得意门生。
苏秦沉思了一会儿道:“你们言之有理,可是……”
“在这件事上没有什么可是不可是的了,但是你们不清楚的是自己在做什么,自己扮演的是什么样子的角色。”
说这句话的是朱敏。
“你这话!”苏秦不解他的意思。
“你作为一个老板,应该有老板的姿态。老板就是掌控全局,任人唯贤。”李达昌接着朱敏的话说道。
苏秦忽然有如醐醍灌顶一般地觉悟了。
他心里猛然地一阵,然后道:“你说得很正确。”
“不是我说得很正确,然而压根就是这么的一回事。”朱敏两个还很谦虚。
“那么这里管理就交给你们了,如果有什么的需要,尽管吩咐。欠我想办法。”苏秦很是一幅受教地道。
当然,一个企业发展首先是离不开人才。
苏秦决定先去寻找人才。
去什么地方?
当然是本市的农校。
所谓的农校是什么概念?当然是农业人才的摇篮。
这里出来的人才,除了从事农业研究之外,还做农业技术的推广。
苏秦寻找的就是这两方面的人才。
驱车去农校。
门前两个保安就把苏秦拦住了。
“怎滴?你这是干什么?”两个保安虽认识路虎,却不敢放苏秦进去。
因为这里正在进行一年一度的农业技术发布大会。
这所农校建校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长河里面,最让人心动的便是杂交水稻之父诞生这里。
所以看起来这是一所高中等级的中专,其实不是,他是比农业大学都还厉害的学校。
这所学校从初中吸收农业人才,一直到大学毕业,总共需要十年的时间。
十年磨一剑。
经过十年的悉心栽培,这些人都已经成为了卓越的人才。
很多国外的农业公司都来之里抢人才。
“什么事?”就在此时,一个衣着很普通,一身长衫的老者严肃地质问那两个保安。
“这个人闯会场。”
“老先生,我是一个渔场老板,来这里寻找人才的。”苏秦一幅很委婉地说道。
老者上下打量了一下苏秦道:“你是……喔,我想起了……你是hi苏秦?”
“您老是?”
“我是本校的校长。”老者很是热情地自我介绍。
说到农校校长,苏秦心里自然清楚他是谁了。
这是专业的海产技术讲座的专家——裕达富。
裕达富在海产界是名人。从事鱼摊过的苏秦怎么会不知道他老人家。
很多海边的大鱼场都是他提供的技术。
不然,华夏的海产养殖没有这么兴亡。
在没有裕达富的技术之前,很多的养殖技术都需要高薪聘请外国技术专家来指导。
而且你有钱请他们,他们还不很好地传授华夏人知识。
这个被动的局面直到裕达富开始了海产养殖讲座。
华夏新国诞生,从无到有地开始了经济建设。
到了现在,苏秦这些辈分的人才能享受各种先辈们奋斗的福利。
没有先辈们的开创,他是无法享受这等福利的。
想起这些,苏秦的心里就满满地是愧疚。因为他还是一个享受现成的庸俗者,而不是一个像裕达富一样的奉献者。
“这样子,他由我负责,就这样子吧,让这位苏先生进去。”
苏秦还想问些问题的,但是裕达富说自己还有事,先走一步。
苏秦只得自己进入会场。
在会场的门口,苏秦遇见了一个故人——陈念雪。
“哟呵……这不是富可敌国海产养殖的老板,苏秦先生么?怎么了?你的黑珍珠不好销了?想来这里淘宝些人才,然后另谋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