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岳进了宫便急匆匆的直奔锦乐宫,还未到晚膳时间孔贵妃正卧在软塌上听书。这孔贵妃出自竹南,幼时便偏爱曲艺,对于书中那才子佳人的故事更是津津乐道。
只是这一入宫门深似海,也明白了那故事终究是故事罢了。
此时那宫女正说道前朝长公主同两国国王的故事,据说那前朝的长公主乃世间绝色,同一个邻国质子从小青梅竹马,二人私定终身。谁成想边国来犯,对方提出要长公主和亲,此时那邻国的国王也时日不多,长公主便以性命为要挟要求皇帝放质子回国。
那质子回国不久便继承了王位,随即立刻发兵攻打边国,要邻国国王交出长公主。边国的国王抵死不肯,长公主出主意要二人决斗,谁赢了自己便跟谁走。最后的结果令人唏嘘,质子不敌边国国王,眼见那利剑要插进质子的胸口,长公主飞身挡下了这一剑,边国国王气急,对着长公主大吼。
“我以天下为聘许你过门,你为何还要替他挡剑!”
长公主虽然重伤吐血,却依旧笑着对边国国王说“我与他之间的情谊无需计较,你对我的情谊,我便只能用这条命来还了……”
故事到这就结束了,长公主去世,两国国王也没有再战,只是都终身未娶从旁支过继了孩子度过了余生。那长公主的陵墓建在了两国边界之处,一左一右两座皇陵见证着他们三人的故事。
孔贵妃听完故事深吸了一口气“故事终究是故事罢了。”
身边的侍女知道每次听完故事贵妃娘娘都是这一句,熟练地递上一杯清茶挥退了讲故事的人。
“娘娘,崔岳在殿外候了有一会了。”
听到崔岳孔贵妃眼前一亮,抿着清茶点了点头。崔岳站在殿外急的直冒汗,听到娘娘终于传自己进去松了一口气,用袖子擦了擦头上的汗迈步进殿,规矩的行了一礼。
孔贵妃放下茶盏换了个舒服的姿势靠着软垫,慵懒的开口。
“可是熠儿出了什么事?”
崔岳先是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看的孔贵妃都糊涂了,这是出事了还是没出事啊?
“殿下有了心悦之人。”
话一入耳孔贵妃眼前一亮,自己儿子这块木头脑袋终于开窍了?这是大喜事啊!听到这贵妃再也坐不住,干脆站起身走到崔岳跟前兴奋地开口。
“我儿终于开窍了?!快说是哪家的姑娘,本宫立刻命人准备聘礼!”
崔岳摇了摇头“娘娘别急,殿下还没认清自己的心意,况且……是秦家的女儿。”
秦家?孔贵妃为儿子的终身大事操劳了多年,几乎瞬间就把姓秦的小姐找了出来,第一个便是秦将军家的秦映晗,虽说性子跋扈了些……不过只要我儿喜欢都不是问题。
“可是秦将军家的小姐?出身还算不错,我的熠儿果然有眼光。”
虽然不忍心打击娘娘,崔岳还是无奈的开口“确实与秦将军有关,可是并非秦将军的女儿,是……侄女。”
孔贵妃一愣,秦将军还有侄女?不就秦大人家有个儿子吗?莫非……
孔贵妃的脑海里突然闪出一条十分陈旧的消息,随即想到秦家还有一个十分低调的二房。
“难道是……那个庶长女?”
见崔岳苦着脸点了点头孔贵妃像被一盆凉水浇过,失落的走回软榻边跌坐下来。
“熠儿怎会认识她?”
“据殿下说是在那日的游行中见过,后在易王府相识。”
易王?孔贵妃眼里闪过一丝疑惑,随即突然想到十三年前易王同秦家那个女人走的近,多次到秦家拜访,见了两个小丫头喜欢的紧,之后还传出易王求先皇给他和秦家小姐赐婚的传言。若真有此事,那赐婚的怕就是这个庶长女了……
“不行!绝对不能让她毁了熠儿的前途!”
那侍女赶忙上前帮贵妃顺气,一边顺嘴里还念叨着“娘娘,此事该从长计议才是,解决一个小小的庶女容易,但就怕殿下因此事与娘娘生分。另外……易王那边娘娘也该顾虑些才是。”
孔贵妃细想是这个道理,崔岳又说熠儿还未看清自己的心意,只要将熠儿的心思转嫁出去不就好了?
“那易王喜欢便让他娶,我为熠儿挑个好孩子……崔岳!”
崔岳正想如何劝解娘娘不要轻举妄动,便听到对方一声喊,赶忙应下。
“奴才在。”
“过两日本宫替熠儿选一个好妻子,你带他进宫来见见,也好断了熠儿对那小蹄子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