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暖正赶往建业城的时候,这个江南三侠的司马绍却经历了生与死的折磨。说来也是奇怪,平常极少生病的司马绍这几天却生病了,而且病势发展极快,很快难以控制。
且说那日连暖离开后,江南三侠便来到了玄武大营。三人从小喜欢习武,打打闹闹,就在演武场上试了一番身手,出了一身汗。王绎和于涛倒没觉出什么,司马绍却有了蹊跷了。口渴、胸闷、嗓子嘶哑然后开始发烧起来,王绎赶紧让司马绍在行军榻上休息一下。王绎和于涛先行回城了。谁知司马绍躺下便昏睡了,再醒来已是月上柳梢头。天已经黑了。
司马绍走出大营,骑马往建业城而去。从玄武大营到建业城并没有多远,只是中间经过一个小山便到了。是夜月色朦胧,路不分明,司马绍走到了后山下。突然周围有许多人喊了起来,只见无数簇火把闪亮,把个司马绍围在中间,刀枪剑戟便一股脑的朝他打了过来。众人大喊着:“莫要走了司马绍!”司马绍拔出宝剑,骑马冲出,边打边往山上撤去。司马绍下马,在马腿上踢了一脚,那骏马嘶叫一声,奔下山去。司马绍独自往山上摸去,此刻,风扫薄云,现出一轮明月,司马绍方认得仔细,暗叫声苦。忽记得山前有座破庙,便向那里奔去。司马绍抹过一座林子,看见一所古庙;双手推开庙门,乘着月光,入进庙里来。寻个躲避处;前殿后殿相了一回,藏不得身,心里发慌。只听得外面有人道:“司马绍定在这庙里!”司马绍左右一看,见这殿上一所神厨,司马绍揭起帐幔,望里面探身便钻入神厨里,藏了宝剑,蜷一堆儿伏在厨内,身体不住地抖着。只听得外面有人进来。几个蒙面贼人引着四五十人,拿把火把,到处照着。看看照上殿来。司马绍念道:“我今番走了死路,望神明庇佑!......神明庇佑!......神明庇佑!......”一个个都走过了,没人看着神厨里。司马绍叹道:老天保佑。只见一蒙面人将火把来神厨里一照,司马绍吓得几乎闭过气去。那蒙面人一只手将朴刀挑起神帐,上下把火只一照,火冲将起来,冲下一片灰尘来,正落在蒙面人眼里,像是迷了眼;便将火把丢在地下,一脚踏灭了走出殿门外来,对众人喊道:“这人不在庙里。别又无路,谁知走向那里去了?”众人喊道:“山脚西南处有一小村,只怕这厮走入村中去了。”众人便奔下山去了。司马绍听得众人离去,便悄悄的爬出来,一路疾行,回到府中。摸一摸身上的衣服,已然全湿透,头痛的厉害,又上床迷迷糊糊的睡去了。
司马绍身子本就不舒坦,又经如此惊吓,症状就更加厉害。昏睡之中,竟然胡言乱语起来。建业王连忙把郎中请来。郎中说是风寒之症,给抓了药喝了,还是昏昏沉沉的睡去。谁知这一睡竟是四五天,不吃不喝,眼看着人就渐渐的虚弱下去了。这怪病搞得郎中也束手无策。这下建业王急了,赶紧发出招医告示,重金求聘江东名医。然而,江湖郎中没有几把刷子,谁敢去王府中招摇,一直也没人敢来。建业王急的火气上升,半边脸都肿了起来,一直不停的唉声叹气。他手下的人倒不闲着,高僧祈福、道士驱鬼都搞起来了,一时间,建业王府竟是热闹非凡。那王绎和于涛急的也是无可奈何,只好在司马绍的门口一圈一圈的转。只是那司马绍还是毫无知觉的昏睡着。
建业王司马桢有点万念俱灰的念头。这是他最喜欢的大儿子,其余的儿子皆是无能之辈,只有司马绍打小聪明过人,文才、人品、武艺在江东也算上乘。正是司马桢自己最有力的帮手。其实司马桢是有野心的,江北大乱,皇族贵戚皆被杀或掳走。整个江南地区惟有他才能继承司马皇室的衣钵,扛起司马王朝的重任。如果上天眷顾,江东司马桢一脉定可即位大统,号令天下。但是如果没有了司马绍,这司马王朝也定不会延续多久。大晋朝文帝武帝何等英明伟大,就因为武帝选的继承人昏聩不堪,才导致了八王之乱和胡人南侵,已致天下大乱。难道上天真要断我司马氏的命数?想到此,司马桢禁不住老泪纵横,唏嘘不已。
管家张来顺飞奔着跑进来,口中大喊着:“大喜,大喜。”
司马桢抬起头,擦了擦泪水,捂着半边肿脸说:“有何喜事?”
张管家激动的话都说不利索了,结结巴巴的说道:“王爷,郎中、郎中、郎中,揭榜的郎中来了。”
在张来顺的身后,一个素装蒙面的女子袅袅而至。司马桢抬头望去,只觉眼前一亮。那女子身着一身白色纱衣,给人一种澄澈透明的感觉,双肩披着一条浅黄色的纱带,一阵风吹过,飘逸灵秀,犹如仙女下凡一般。
那女子走上前去,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