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连暖下船后,看看日已偏西,四处环看,只见不远处的山坡上炊烟袅袅,彩旗飘扬,像是一个热闹的村镇。连暖骑马慢慢的走去。慢慢的,连暖觉察到了一丝诡异。自从下船之后,便有一些紫色衣服的人总是跟在自己身后,不远不近,始终保持着一点距离。连暖心道:见到紫衣服的人不奇怪,奇怪的是总是遇见穿紫衣服的人,而且这些紫衣服饰的样式都是一样的,一看便知是同伙。这些人为什么总跟着我?他们怎么会知道我会过江?由此可见这些都是从江南跟过来的人。待我找个大点的村镇,甩掉他们。连暖行进速度渐快,紫衣人还是紧紧的跟在身后。连暖不假思索,快马加鞭,向北方疾行。
涂州吴风楚韵,气贯淮扬,接壤建业西北,为拱卫京畿之地,号称“建业锁钥、江淮保障”。因滁河(涂水)贯通境内,又“涂”通“滁”,故名为“滁州”。五百多年前,名震天下的西楚霸王项羽和大汉战神韩信在此一场大战,留下了无数的传说。英雄的故事配上艳绝天下的虞姬,足令追寻、敬仰英雄美人的世人神往不已。咸宁五年(279年),本朝武帝发六路大军攻吴,派镇东大将军琅琊王司马伷占据滁州,从此在晋军直接面对东吴都城建业,开始了强攻。翌年2月,吴主孙皓遣使献玉玺于滁州,“一片降幡出石头”,东吴宣告投降。因此滁州便是建业在江北的门户,位置十分重要。
连暖正策马往滁州城方向奔去,后面的紫衣人还是紧紧相随。连暖抬头看看日近黄昏,便欲找个村镇甩开追敌。远远的瞅见前方有个人口茂密的镇子,便向前而去。来到镇口,看到一只竹竿高高挑着一面旗子,旗子上写着三个大字:十字镇。连暖斜睨了一下追敌,暗笑:我再遛一下这帮小贼。便沿着镇子边上跑去,连转了两个圈,那些紫衣人还是紧跟着。
连暖来到镇东的竹林边,跃下马来,将马拴好,闪身钻入了竹林。紫衣人也都在竹林外下马,个个抽出刀剑,一个女子压低嗓音说道:“决不能叫这人跑了!不论死活,速速捉他!”众紫衣人便散入竹林,慢慢的搜索着。
连暖早就摸到了竹林的边上,躺在斜坡上闭目养神。估摸着敌人靠近了,连暖睁开眼,慢慢的抽出宝剑,睨个正着,一剑刺倒了一个紫衣人,然后又迅疾消失在竹林中。如此几次三番,也是刺倒了几人。然而紫衣人终是人多势大,慢慢的将连暖逼到了竹林的角上。连暖正待往竹林外跑去,只见一个穿紫衣的人影跃到了面前。这个紫衣人身材瘦弱苗条,一看便是个女子,只是她的脸上蒙着绿色的纱巾,一双绽放着寒气的眼睛死死的盯着连暖。
看着她眼睛里射出来的寒冰之气,连暖不禁打了个冷战。那紫衣女子缓缓的抽出了长剑,那剑通身暗青色,精气内敛,隐隐射出蓝光,确是一把好剑。紫衣女子身形跃起,手中宝剑发出一片摄人的寒光,将连暖圈在剑光之下。连暖后退几步,长剑上挑,将此剑的寒光挡住,顺势一脚踢向紫衣女子的面门。两人你来我往斗了十几个回合,连暖始终不能逃出小竹林。看看天色渐晚,夜幕降临,连暖心下着急,转个身形,挥剑用出一招横扫千军,想逼退那紫衣女子,顺势而逃出竹林。谁知那紫衣女子并不后退,端起手中宝剑撞将过去。只听呯的一声,连暖的长剑断成了两截,而紫衣女子的剑毫无损伤。就在连暖稍愣神的功夫,紫衣女子身子前驱,长剑化作一条青光向连暖前胸刺去,情形万分紧急。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那一霎那,一个穿黄衣的男子从半空中跃下,一脚踢中了紫衣女子那握剑的左手,长剑飞出三四丈远。黄衣人拉着连暖喝了声:“快走!”身形顿起,弹跳之间,捡起几丈外那紫衣女子的宝剑,出了竹林而去。紫衣女子甚是恼怒,一跺脚,喝道:“追!”带着那些紫衣人沿着两人逃跑的踪迹追去。
众紫衣人向镇子中间追去,来到了镇子中间的十字路口。紫衣人从南路追来,面对着三条岔路口,一时没了主意。紫衣女子上前,看到西边的路口放着一身黄袍,恰是刚才救人的男子所留。她略一思索,喊道:“向东。”便带领众人向东追去。追不多时,便见前面一片光亮,原来是一处酒馆,门口的旗子上写着三个字--快活林。紫衣女子喊道:“堵住前后门,随我进去搜人!”
众紫衣人冲进了店内,那小二哪见过这阵势,抱着头蹲在地上不敢起来了。一紫衣人喝问账台的掌柜:“刚才有没有两个人跑进来?”
那掌柜吓得身子筛糠般,哆哆嗦嗦的回道:“没、没、没,一个也没有。”
紫衣女子一抬手,众紫衣人一哄而散,三五一群,分查各个房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