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黑衣人应声而倒。两个军士把他拖回来的时候,却早已断气了,不是被射死,而是服毒自尽了。
连暖直呼可惜,无可奈何之下,惟有气恼不已。他拍了拍于涛的肩膀说道:“三哥,你这个时候发啥呆啊,你怎么不看好他。”
于涛回过神来,心中暗道:我于家家传的青冥剑怎么会在老四手中,难道那时大妹宛竹当真是去刺杀老四?此事甚有蹊跷,日后当细察之。于涛的心思怎能让连暖知晓,只好含混应付连暖了事。
于涛和木连暖刚拜见了祖元寿,三人一阵嘘寒问暖的客套。这时,司马绍带着大队人马赶来了,高喊道:“奉建业王钧令,请荆州刺史祖元寿大人赴宴太初宫。”
这下祖元寿终于安全了,木连暖这才想起钱双的话:他叫公孙。。。,而一个黑衣人舍命杀人灭口,定是怕泄露指使者的秘密。这是哪一路的人马?连暖百思不得其解,他不停的念叨着:“公孙,公孙。。。”突然他眼前冒出了一个俊美的影子,那竟是公孙胜。连暖笑了:不可能是他,公孙胜只是一个商人,一个书生,他断没有杀祖元寿的理由。连暖抬头看了看依旧发呆的于涛,喊道:“三哥,你是中了啥邪了,像是丢了魂,莫不是想哪个女子了?”
说到女子,于涛噌的跳起来,头也不回的跑了。
连暖摇了摇头,骂道:“重色之人到处都是啊。兄弟们,收拾一下,把四只鬼埋了,咱们还得去给祖大将军站岗守卫呢?”
司马桢站在太初宫前兴奋而又紧张的等待着祖元寿的到来。他等待这个人等的太久了,他压抑着心中喷薄欲出的激动,在宫门前东张西望,焦躁不安。
来了,祖元寿终于到来,司马桢紧走几步,亲自为祖元寿揭开轿门帘子,热情的喊道:“元寿,你可叫孤王想念的紧来!来来来,随孤王一起进宫,孤王正等候你的指教呢?”说罢,抓住了祖元寿的胳膊便欲往回走。
祖元寿可不是这么随便的人,他使劲的甩开司马桢的手,恭恭敬敬的行了大礼,跪拜道:“远臣荆州刺史祖元寿拜见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一见祖元寿都跪下了,没法子,宫里宫外齐刷刷的跪下了,包括那世子司马绍,众人齐声喊道:“万岁万岁万万岁!”这喊声,震响了整个太初宫,也震响了整个建业城,即将震响整个华夏大地。
司马桢顿时乐开了花,他亲手挽起祖元寿,开心的笑道:“爱卿,说早了啊,说早了啊,这样不好,失了礼数。”
祖元寿说道:“天意所归,民心所向,推辞反而不恭敬了。如今正是好时候。”说罢,二人相携入宫。
司马桢举杯谢道:“今日见到祖将军,我的内心就安定了,江东的大业也就安定了。请祖将军为我大晋朝的未来谋划一二。”
祖元寿站起来恭敬的说道:“先武帝何等圣明,创下了天下一统的伟业,留名青史,传颂万世。江东之地,河汊交错,胡人不能及,是上天留给我们汉人的复兴之地。如今陛下承继大统,必行王道霸业,等待时机,收复中原,恢复江山一统,实现大晋朝中兴伟业。那王爷就足以和后汉的光武帝相媲美,光照千秋。只要陛下心怀天下之念,感悟百姓流离之苦,必可挽狂澜于既倒,成为千古一帝。”
司马桢心中闪过了一丝的不痛快,祖元寿又是一个不忘北伐,口气比天大的家伙。中原沦陷,几十万大军被胡人消灭殆尽,大晋朝那还有北伐中原的实力。打来打去也打不过,哪如安安稳稳的过好江东的小日子?一个刘琨就够烦人的,这个祖元寿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啊。可是祖元寿又不能不拉拢,毕竟他手中有一支无人能敌的雄兵。看到司马桢老是不表态,司马绍便知道他想的是什么,这是一个只图安逸妄想偏安的父亲啊。然而司马绍不是甘心偏居一隅的英雄,既然父亲不表态,司马绍自己总要宣扬一下自己的志向。
司马绍朗声喊道:“一统天下,这是咱们大晋朝永远的目标,恢复先帝的伟业,也是我终生的夙愿。在这江南之地,我等励精图治,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待天下有变,祖大将军率荆州大军北上河朔,我率江东精兵斜出淮水,我们两路大军会师中原,恢复我们旧日的荣光,定将那一众胡人赶进大漠,赶回他们的老家。”
听到司马绍的话,祖元寿仿佛吃了定心丸,好似看到了北伐的美好前景,他禁不住老泪纵横了,匍匐在地上高喊道:“老臣敢不竭尽死力,为大晋朝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看到祖元寿满脸的眼泪,司马桢也有些不好意思了,他高声喊道;“祖大人真是我大晋的肱骨之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