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林,你娘的八字和李德仁的八字我先拿去合着,你有啥要求也一并提喽,我把话过给老李家,如果八字合,条件也中意,咱下次一次性直接下聘。”
杨树林沉吟道:“聘礼啥的老李家看着给就行,我一文钱不留,全都给我娘拿着;我再给我娘备十两银子做嫁妆;我唯一的要求是,我绝不改姓,要给我们老杨家传宗接代。”
王官媒笑道:“这个自然,人家老李家六个儿子呢,不愁传宗接代。但这聘礼不能不要,就算是折回去做嫁妆,也是多一些好看。婶子给你拿个主意,就按现在百姓嫁女的五两银子要聘金,再要一对银的龙凤镯子,其他的聘礼再让李家比照着其他的人家买,你看成不?”
杨树林点头道:“成,请王官媒做主吧。聘礼啥的真不重要,我只盼着他们对我娘好,别欺负我娘,如果真欺负我娘,就算我打不过他们,我也跟他们家玩命。”
杨树林的眼圈有些泛红,若不是娘真的想改嫁,自己家又实在是承老李家太大的人情,他是真不想让娘改嫁,尤其是老李家这样的人。
老李家的男人个个能打,心黑着呢,万一欺负他娘,他真干不过人家。
好在,就目前来看,老李家的男人对媳妇那个个顶个的好。
现在的情况是,只要村子里的哪家媳妇跟自家男人生气,总是拿老李家男人比,满嘴的酸气。
第201章 杨家上门闹事
从老杨家出来,王官媒又拐到了老李家,把杨树林的要求跟李德仁说了。
李德仁像是没结过婚的愣头小子,扭捏着看着四儿媳妇夏春草,让四儿媳妇给他做主。
没办法,春草只好硬着头皮对王官媒道:“王官媒,凤珍婶子嫁过来,就是我们的亲婆婆,聘礼给少了不好看,我们出十二聘礼,其中聘金一百零一两,取个百里挑一的意思,您看成不?所有聘礼不用给我婆婆带回来,我们家吃的、穿的、用的,绝不会短着我婆婆。”
王官媒张大了嘴,半天才合拢上。
她保了这么多年的媒了,见到的新鲜事、稀奇事、混账事太多了, 大多都是男女双方争争抢抢,跟菜摊子卖菜似的讨价还价。
像杨、李两家这么互相谦让的还真是少见,两家亲人真是把对方看得挺重的,都有心成全这门婚事,她这个媒婆自然就顺心多了。
王官媒拿了李德仁和王凤珍的生辰八字走了,明天先去合一合,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正式下聘了。
第二日,王官媒就带来了好消息,说是李德仁和王凤珍八字很合,次日就是皇道吉日,可以去杨家下聘。
这下子可乐坏了李家人,也忙坏了李家的几个儿媳妇。
春草、高小翠和张秀秀、尹清凤一起都向苏兰芝告了假,立刻奔赴县城准备聘礼。
聘礼是有讲的,加上聘金,一共是十二礼。
聘金,自然就是金银。
除了聘金,还有聘饼一担(五十斤)、海味四式或八式(海米、鲍鱼、元贝、鱼翅等)、小三牲(鸡、猪肉、鱼)、椰子、酒、四干果、四生果、糖、茶叶、芝麻、帖盒(各色杂果、对联等)、香炮镯金(香、炮竹、龙凤镯)、半二米(十二斤糯米、三手二两糖)。
李家的四个儿子:李大虎、李二虎、李三虎和李四虎虽然都成亲了,但娶高小翠、苏兰芝、张秀秀和夏春草,都没有去女方正式下聘过,就算是后来都补办了婚礼,但补的都是拜堂的程序,这么齐整的准备十二礼去女方家下聘还是头一次。
四个女人进了城,跟打仗似的疯狂采购,等聘礼备齐了,眼看着城门就要关了。
等出了城,李老爹和四个女人的肚子都“咕噜噜”叫唤上了,这才发现,为了买聘礼,一家五口人一天都没吃饭了。
高小翠摸着饿扁的肚子,呲牙一乐道:“春草,我咋感觉我是老婆婆,要给我儿子娶媳妇呢?”
几人一怔,都忍不住憋红着脸,虽然觉得高小翠说这话有点欠揍,但感觉好像没差,真是那么个感觉。
李德仁被说得也有点儿不好意思,尽量减少着自己的存在感,任由几个女人乱聊。
披星戴月的回到了家。
苏兰芝给大家留了半盆鸡蛋饼和鸡蛋甩秀汤,不知道是大家伙太饿的缘故,还是苏兰芝的厨艺进步了,几个人竟然吃得津津有味。
吃饱了,便都爬上了床榻休息了。
次日早晨,王官媒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上门,又雇了喜队,吹吹打打、抬着聘礼就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