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从汉中郡迁徙掳掠而来的人口,刚刚足够填满这些地方。
若是再多,那么就没地方安置了。
因此看到自己战略目的已经达到,陆渊自然没必要继续在斜谷关这边硬守着,可以率军后退了。
弘道八年七月二十五日,陆渊引兵撤离斜谷关。
而后途中汇合沿路各府之兵,兵马达到五万之众,继续南侧。
八月初一,陆渊率军抵达南郑城。
次日,蓝彩儿领着阳平关的三万守军,返回南郑。
三日后,后方周青在西川郡再度征募的三万民勇,抵达南郑城。
如此一来,在南郑城内外,陆渊汇聚的兵马,便有了十二万之中。其中战兵苗兵五万,民勇七万。
八月初八,贺拔胜在分兵攻占了陆渊放弃汉中以北六府之后,引兵南下,抵达汉中郡城。
不过到了此时,贺拔胜对于陆渊的兵力优势,便从原本的十倍之差,瞬间降到了如今的两倍之差。
而且南郑城也是郡城,城高池深,城中又有大量粮草军械,再有十余万兵马守卫,就以贺拔胜三十万之军想要打下,着实艰难。
因此在尝试着攻了几次之后,贺拔胜放弃了这个打算。
后面蓝彩儿也跟着陆渊露了几次面,在得知这里又有一位先天宗师后,贺拔胜就彻底息了攻城的念头。
原本他和另一位柱国大将军,两人配合起来,不过刚刚能够牵制陆渊罢了。
此时对方又多了一位先天宗师,那么原本顶层战力间的脆弱平衡,便瞬间被打破了。
这个时候再次攻城,那么便很难保证,对面逼急了,会不会有先天宗师出手了。
哪怕陆渊可以被他们牵制,无法出手。
但只要蓝彩儿这位先天宗师在战场上露面,对于自己这边的士气打击,兵马消耗,也是极其恐怖的。
所以在确定双方均势,又达到平衡之后,贺拔胜也不敢再随意攻城了。
之后除了每天派些人马,象征性的与敌人小规模交锋,便再无什么大战。
而时间便在这般的拖延下,来到了弘道八年的九月。
在这个中秋佳节才过去没多久,清爽秋日已到了尾声的时候,北边周国朝廷和南边越国朝廷这边,终于传来了消息。
两国间的议和,在经历了这些月的汉中大战后,彼此不断谈判妥协,此时终于有了结果。
和谈,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