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五人之多。
如此实力,别说拦住苏宋两国,不让他们打进洞庭了。
就是直接消灭这两国,都是大有机会。
事实上,陆渊也是如此安排的。
所以才会让蓝彩儿自己抓住时机,有机会的话,直接就攻灭这两国,先解决一路敌人。
当然,如果苏宋两国抵御顽强,急切间拿不下来,这也没什么关系。
毕竟这两国合兵,光是常备兵马便有二十万人,再增发些民夫,轻松就能达到四五十万人。
再有苏玄歌与谢宁两位老牌宗师,他们一心死守的话,也没那么容易解决。
对这些陆渊也有着预料。
所以如果蓝彩儿这路难以达成目标的话,最后也有青云子那一路兜底。
青云子乃是陆渊分身,实力相当于先天第二境的宗师,并且还是此境宗师中,极其擅长杀伐的那一类。
有这个分身在,再加上李雄相助,陆渊可不觉得宁国派去岭南的上官明,会是他们的对手。
因此青云子击败宁国与南海国的联军,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等他解决了南海国,自可挥师向西,前往援助蓝彩儿。
届时两面夹击,苏玄歌之辈,自然必败无疑。
同样的道理。
蓝彩儿若是能顺利解决苏宋两国,也能率兵向东,援助青云子。
总之,不管两边哪处战场先取得胜利,都能奠定楚国对岭南战局的优势,进而取得对四国战争的全局优势。
岭南之战,在楚国投入了七位先天宗师,近五十万大军之后,已经处于先天不败之地了。
不过对于这些深处战略,蓝彩儿倒是没想那么多。
她只是见陆渊,竟然将西南一郡三国,还有针对苏宋两国的整个战事都交给自己,深感自身责任之重大。
因此迎着陆渊勉励眼神,蓝彩儿也坚定道:“臣妾必扫平苏宋,绝不辜负大王所托。”
她没说太多虚话,简单一句,已经表明了自身决心。
陆渊微微点头,多年夫妻,自然清楚自己王后此时心意。
故而在安排完了岭南战事之后,他便继续说道:“楚去岭南三国之外,此次宁人再江水之北,襄阳一线也安排了十万大军,意图进犯我大楚襄阳。
在襄阳之地,我大楚虽有十一万大军,但令人此次除了派遣大军外,还出动了两位武侯,领头的更是杨景。
仅大将军一人,面对这两人,未免也势单力孤。
因此孤已急令西川防御使寒华,让其紧急赶往襄阳,协助大将军,应对杨景这路兵马。
如此有大将军与寒华在,必可保襄阳无忧。”
嗯,就是保襄阳无忧。
在江北襄阳之地,陆渊布置了八万禁军,以及三万郡府县兵,还有弟子周青镇守。
以上这些兵马,看似雄厚,并不逊色于来犯宁人。
可实际上,这十一万兵马,出去应对宁人之外,还必须留出很大一部分,用来戒备江北的周国。
虽然现在表面上,周国被蕃人还有魏人的入侵,搞得焦头烂额,疲于奔命。
但别管周人再怎么狼狈,都掩盖不了一个事实。
那就是在周国南阳郡、以及襄阳郡这片区域,周人还保留了十五万兵马,以及一位柱国大将军。
这股力量,已经极其雄厚了。
若是全部发动的话,都能打一场局部小国战了。
因此,哪怕表面上看,周国的南阳郡、襄阳郡,受到了东面的梁国威胁,不太可能出兵针对楚国。
可就像楚国如今被四国联军进攻,却依旧咬牙抽出了一支兵马,跟着蕃人一起攻打周国的河陇二郡,趁机占便宜一样。
谁知道周国会不会也同样如此,派个小股偏军,三五万人,趁着楚国应对宁国的时候,突然渡江南下,攻打襄阳郡?
以上这些,都是很有可能的。
作为同样老阴逼的陆渊,不可能不防着这一手。
所以襄阳的十一万兵马,最少也要留下三万,或者五万人来,用以防备周国。
这些人一去,最后能用来应对宁国的兵马,也就不多,仅六七万人而已。
六七万兵马,再加上周青和寒华,面对宁国的十万大军,自然是只能堪堪抵御。
想指望他们大破宁国,不能说没有希望,只能说比较渺茫。
正是考虑到这点,陆渊对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