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 第379章 用间宁国

第379章 用间宁国

在没有培养出足够的信任磨合之前,这百余万的大军,战力可能还不如原先的七十万人。

故而为了恢复战力,楚国也需两三年时间进行磨合,才能使各部大军战力恢复到巅峰。

而楚国此时对地方进行梳理,肯定会引起不少骚乱反叛,正好让这些兵马进行征讨,用以加深磨合。

这也算相互增益了。

因此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刚刚体量翻了一倍的楚国,是真的没有余力进行新的扩张。

此时就算东征打下了宁国,也没法对打下地盘进行治理,顶多是地图上看起来大了些,可大而无用,虚胖罢了。

陆渊又没想去争这些虚名,他只要实际利益。

而且如今翻了一倍体量的楚国,所聚拢的气运也够他修炼所用,这就更没动力进行扩张了。

先缓个两三年。

等他修为更进一步,仙道武道,双双突破,而楚国也消化战果,积蓄出足够底蕴。

那时扩张,才是最好、也最不留隐患的。

“大王稳重,思虑深远,不为虚名所累,不以利益所迷,贫道佩服。”

玄成子见陆渊没有采纳自己的提议,不由略微失望,但还是道:“既如此,便听大王的吧。”

陆渊见此,想着对方刚来,也不好过于打击对方信心,于是又笑道:“虽此时不动兵,但卿回去之后,可让投效宁国的那四位护法神将,进一步渗透宁军,掌握更多兵马权力。

如此等我大楚数年后,挥军来攻,再行归义,便能给予宁人更大重创。”

说到此,陆渊沉吟一下,又道:“为使宁人更加信任,道友或可效彷飞霜道,先暂时带领门众东投宁国。

原先卿答应出仕我楚国的两位贵门长老,也可以襄助之名,先行入仕宁国,以掌其权。

如此,贵门对宁国掌控更深,日后反正,对我大楚帮助也更大。”

如今随着战事停歇,宁国的各方力量,也陆续撤回了国内。

经过几个月的收拢整编,经过皇城司和临海世家一些内奸的探查通传,关于宁国如今的具体实力、地方防务,楚国已经有了不少了解。

现在的宁国,国中兵马,大概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西征之战中,各部逃回的残兵。

其中,江北战场上,杨景、玄鱼二人,带回约两万步骑兵马、六万余水师。

岭南战场,上官明带回两万余宁军残兵、上万水师,以及近万南海国步卒、五六千水师。

以上合计约五万步骑,八万水师。

第二,临海、广陵二郡原本驻兵。

其中,临海郡有五万步骑,广陵郡有五万步骑,另处于金陵城上游的芜湖水寨,还有四万水师屯驻。

以上合计十万步骑、四万水师。

第三,宁国在临海、广陵两郡新募的新兵,合计约有二十万人。

第四,驻防金陵的国都皇宫宿卫,约有三万人。

这四部兵马全部加起来,此时宁国大致有四十万步骑、十二万水师,共五十二万兵马,实力可谓依旧雄厚。

当然,只是纸面数据。

实际上,如果去掉那二十万才招募没两月,基本等同于民夫,没什么战力的新兵。

宁军也就只剩下了三十二万兵马,军力基本和雍州西凉国一个档次,掉到了大国行列。

而就这三十二万老兵之中,紫云道的四位神将,就控制了十三万人,超过四成兵马。

照这趋势,如果紫云道再派两位先天长老出仕宁国,那么以宁国如今的窘迫局面,无疑会对紫云道伸来的橄榄枝,加以重用。

到时候,紫云道所控制的宁国兵马,无疑会更多。

陆渊也不需要紫云道彻底架空宁国,只要对方能掌控宁国二十万兵马,就是天大帮助。

想想看,宁军如今总兵力,也不过五十二万人。紫云道却控制了其中二十万,这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只要未来楚国东征宁国,紫云道一声令下,宁国四成的兵马就会倒戈相向,投降楚国。

这种情况之下,宁国拿什么和楚国打。

怕是不用两月,此国就灭亡了。

不过以上这些推演,只是理想状态下,最好的情况。

实际宁国会不会这样重用紫云道,还很难说。

不过陆渊认为,以楚国如今明面上的实力,举国直属的先天十六位,附属国的先天三位,合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