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陆渊还想成大真人,那就不可能放弃长青域的霸业,将之拱手于人。
作为修士,虽也讲大义恩情,但这些虚礼,比之大道,却就一文不值了。
任何一个人,放在他的位置上,哪怕如李若清这种赤诚之辈,也不会舍大道而求大义的。
因为仙人眼中,道是比义,要更排在优先级前的。
道是根本,而义,只是衍生出来的枝干微末。
根基不存,枝叶何存?
仙道贵私,这句仙界流传了不知多少年的话,其实已经将修士的本质,讲的很清楚了。
所以陆渊在说完上述宏图之后,便定性总结道:“时间是站在我们这边的,不管长青仙宗此战是胜是败,九州仙门最后是否元气大伤,都代表不了什么。
只要千载后,我等尽皆能成地仙,那便大局已定。
纵然两宗反应过来,摒弃前嫌,联合抗我,也无法遏制我太平道崛起之势了。
我等修气运之道,实力积累,比之他们不知迅速多少。
这两宗最多与我抗衡两三千年,便要纷纷败亡,从此刻便已注定。
此为天时人和也。
现在,就让我们继续蛰伏,积蓄力量,等待千载后的崭露头角吧。”
陆渊做下断语,随后便和分身,结束了这场谈话。
太平道,也继续稳坐域南,静观北边的烽火大战,等待着时机。
……
而正当太平道这边,在评价着北边战事的时候。
远在数十万里外,洞阳山内,一场关于长青域战争的讨论,也正在进行着。
洞阳山乃雄踞一域的大派,如今门中有大真人坐镇,气势如旭日东升,朝气蓬勃,未来难以限量。
按理说,对这样一个大派来说,旁边邻居的些许争端,其实是不用过多在意的。
北边到底没有天仙,长青仙宗和九州仙门打得再火热,也不过是些地仙之间的小打小闹而已。
对天仙大真人来说,看这种打闹,就和看蚂蚁互搏一样,没有半点观望兴致。
就算北边掘出了胜负,中间出现了一位天骄,成就了天花道果,进大真人位。
这固然值得让人重视,但对于其它天仙大派来说,也不过是自家多了位同道;对洞阳山来说,不过多了个邻居而已。
影响其实也并不大。
因为自仙门诞生以来,到了天仙这个层次,两位大真人之间,基本就少有争斗了。
而东华部洲,近百万年来,更是没听说过,有天仙级别的争斗。
寻常仙门之间,那常有听闻,甚至称得上频繁的厮杀斗争,到了天仙这个层次,一下子就变得销声匿迹,再也没有听闻了。
就仿佛曾经悍勇好斗的修士,成了大真人后,便开始修身养性,变得平和不好斗了。
整个人变了个性子。
关于这点,东华部洲,或者说仙界之中,不用人、仙、鬼、妖、魔,都是议论纷纷,各有猜测。
但那些大真人,却一个个三缄其口,没有多说缘由,只是让人猜测。
果各种论据,甚嚣尘上,众人争论不知多少年,一直也没个让人信服的定论。
似乎真的唯有自己也成了大真人,成了天仙,才能知晓其中真相。
可成就天仙,何其之难?
整个东华部洲,所有天仙加起来,也不过十位出头。
与之相比,则是上千位仙人,和数以百万计的修士。
成仙就如此,难了成天仙,更是难上加难,近乎不可求之奢望。
于是,各个天仙性情大变的缘由,也就一直每一个答案。
但有一点,众人却可确认。
那就是天仙之间,少有争斗,对外扩张的积极性,也极其微弱。
每个大真人,似乎只喜欢守着自己那一域地盘,从没想过对外扩张。
哪怕自己的邻居,是长青域这种,大真人缺位的,根本无反抗之力,也没想过吞并对方。
这咄咄怪事,就这么离谱的出现了。
于是,每当有大真人陨落,很多有志于天仙的各方势力,都会蜂拥而至,想要争夺一位霸业,为自己挣得一个天仙道果。
现在长青域的两大势力,能在这近万年来,毫无顾忌的打生打死,也就是因为这个不知为何会出现的原因,不用担心如洞阳山等天仙势力的兼并,才可安心争霸。
不然旁边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