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仙宗丢了整个长青域,那个姓周的真人就算跟着杨吉华一起逃走,没有了长青仙宗给他提供资源,此人日后能否成就地仙,那还是两说。
而不成地仙,区区一个人仙,何足惧哉?
甚至就算他侥幸成了地仙,算上杨吉华,也不过两个地仙罢了。
面对大势已成的太平道,还是构不成威胁。
也就可能黄元修他们,可能要更头疼些罢了。
刀挨不到自己身上,陆渊当然不会感到痛。
而没有了杨吉华和周真人主持抵抗,长青仙宗在长青域的根基,在陆渊手下五大分身的犁庭扫穴下,迅速的被连根拔起。
到了第二日,除了少数一些零星的漏网之鱼外,长青域内已经见不到任何一面长青旗帜了。
同时太平道过往战死的英灵,也迅速在几个分身的主持下,填充到了各国各地,迅速在那些投降的阴神配合下,接管了各地的阴司。
属于太平道的神道体系,就这样在域北、域东拔地而起,建立了起来。
有了这些神灵的配合,对于各地的地气梳理,气运收集,也迅速的建立起了体系。
太平道在实质意义上,成了这两处地方的主人。
有了主权之后,对于长青仙宗遗留法坛的接管,也就简单轻松了起来。
仅仅花了一日时间,域北、域东两地十五国,合计一千六百五十七座法坛,就全被太平道控制住。
而各个分身也按照陆渊先前的吩咐,在掌控了法坛之后,立刻着手着各处简陋地仙大阵的建立。
有了充足人手,有了阴神辅助,能够调动大量资源的分身们,只是设立一些简化版的地仙大阵,那当然是手到擒来。
一切基础,长青仙宗就已经打好了。
他们要做的,只是削减,然后进行些许改造,都是轻松简单的活计。
短短小半日,就足以达成目的了。
所以当第三日下午,伴随着两地五座简化地仙大阵的设立,域北、域东十五国,终于牢牢的被太平道掌握在了手中。
陆渊在长青域内的大势,也终于成了。
此时,受限于刚脱离战场,他还来不及返回,所以还没收到前线长青域各处传来的消息。
否则要是让他知晓,太平道统管五路大军的,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十五位人仙,而是五位地仙。
那怕是更要吓的惊魂大冒。
因为这代表的含义,已经不是实力悬殊了,而是两边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
太平道八位地仙,他们九州八宗加起来,也才四位。
太平道还可动用四万弟子,他们加起来的弟子数量,也不足两万了。
只从纸面上的数据,太平道就已经倍于九州。
实际操作起来,可以用于战场争锋的力量,在天河教、玉蟾道需要顾及后方的情况下,太平道更是三四倍于九州联军。
这种差距,根本就不是悬殊,而是碾压。
现在黄元修还不知道这点,所以也只是畏惧担忧。
等回去后,知晓了真相。
怕就是再不敢有丝毫反对,从此谨服盟主之令了。
简而言之。
哪怕还不清楚所有真相,但只靠太平道眼下展露出的实力,黄元修这些域外仙门,就已经在太平道的强势之下,选择了避让。
黄元修想清楚了形势后,立刻识趣回道:“盟主如此体谅我等,真让我等感动惭愧。既然盟主如此说了,我等也只能厚颜从之,恭敬不如从命了。”
陆渊闻言,立刻哈哈大笑:“黄师兄且放宽心,最多再有三日,各处定有捷报传回,你我就在这里安心等待吧。”
清剿一些长青仙宗遗留的残兵败将,其实一日功夫就足够了。
但想册封各路神灵,梳理各国的阴司体系,并对长青仙宗遗留的各处法坛,进行接管改造。
要做完以上功夫,最少也需三日才行。
也只有做完了以上工作,太平道才能说初步清理控制住了域北、域东,将两地拿到自己手中。
现在杨吉华已经被赶跑,此人已是丧家之犬,惊弓之鸟。
在寻找一个安身之地前,应是不敢再回长青域了。
域外其他仙门,则都对长青域这场大战,选择观望态度。彻底奠定尘埃前,也不可能跑来干涉。
唯一的不稳定因素,就只有这些九州老乡了。
所以为了不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