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李家人口,有足足一百七十六人之多,还有四十三名少数李家支脉人员搬进山庄时,随行带着的丫鬟下人。
这样共计二百一十九位大活人,即便很多都在自家院里吃饭,可食堂终归是少不了的。
毕竟,在山庄举行集体活动,或者会客的时候,总不能要求客人自备碗筷吧?
堂堂桃李山庄李姓世家,也不可能在这种小事上丢了面子,因此,三两银子一对的雕花碗、楠木筷,那是必须准备够数的。
其他上档次的桌布、碟、盘…之类的必需品,那就更加不用提了。
就这,还没有算最烧银子,也最容易捞银子的食材。
如此种种。
可见这位睁眼说瞎话的中年妇女张英,占着这份美差的她,到底肥的有多流油?
即便如此,张英还是将注意打在了难民的碗筷上面。
实际上。
每天桃李山庄派送给难民们的米粥、碗筷,除了送饭的几位李家人,有资格从食堂携带檀香食盒,以及雕花碗和楠木筷外,其余餐具都是一两银子一大堆的普通货色。
但,这种细节上的小事,绝大多数参会的李家人都不知晓。
即便个别李家人留意到了这点,也不可能因此便在大会上反驳张英。
毕竟,为了这种鸡毛蒜皮的事,凭白得罪家主李景华的堂弟媳妇,实在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另外,谁知道张英这次明目张胆的借着这个由头,在例行商讨大会上捞钱,有没有家主的份和首肯?
总之,议事厅里,寥寥几个对此事真相了解的李家人,显然没有任何理由去拆穿,张英此时睁眼说的瞎话。
就在负责账房事宜的几位李家人找不到合适理由,当即准备从李家公库里拨款给张英补不存在的碗筷缺口之时。
李安迈步走进了桃李山庄议事厅里。
只见他面无表情的多管闲事道,“难民用的是雕花碗和楠木筷吗?既然如此的话,用它们来盛米粥是不是浪费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