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是品学兼优,学校领导开会后综合考虑,选择从宽处理,只是给他记过处分。
对大家来讲,最大的好事是,经过这个人这么一闹(毒),这群打都打不散的野猫终于散了,再也不敢来了。
大家也终于可以开心地买零食放在寝室里,不用担心被猫叼走了。
大家都感谢这个男生,从各种角度,各种感谢,包括那些喜欢猫猫的女生。
……
黄小石没办法给大家一个快乐而幸福的he(happy end),他只能够想办法尽力去维持本地的秩序。
至于这群流民会被赶到哪里去,又如何活得下来,他们里面的女人和孩子结局如何,这些事情,黄小石不去想,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要彻底解决流民问题,必须要从根源上解决,简单来说,那就是西北之战需要尽快结束。
只要仗打完了,无论是哪方胜了,生活都是会逐渐恢复秩序,流民自然又会回到自己熟悉的家园,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普通的平民并不在乎自己活在谁的治下,行的是哪套律法,税金又交给了谁。
对他们而言,其实真没多大的区别。
目前,朝廷大军北伐,已是胜券在握,而在此刻,自己非要当搅屎棍一样去横插一脚,延长乱局。
黄小石不断地告诉自己,要清醒认知到自己的本性。
“你就是个坏人。”
……
两三里路,黄小石和门人一起很快就回到了洛阳城。
和城外的那片乌烟瘴气不同的是,洛阳城里还依然是如此的热闹和繁华,只是大街上的乞丐多了一些。
听门人说,现在的乞丐都又少了好多了,入秋后那个时节才叫一个多。
只不过好的是,洛阳的冬日很冷,每天都要冻死一些乞丐。整个冬天过完了,街面上这才干净了一些。
人的悲欢离合并不相通。
这些乞丐正在挣扎着求活,而在洛阳城里百姓的眼中,只会觉得他们又脏又臭而且很烦,巴不得他们早点死干净。
看着这些满地趴的乞丐,黄小石伸手到怀里摸出一把铜钱,照着那个看上去最惨的乞丐,一把铜钱叮叮当当投进了她端着的破碗里。
听到铜钱落在碗里的声音,黄小石的心情好了不少,他在满足了自己廉价且虚假的同情心后,正准备转身离开,突然裤脚被人扯住了。
给脸不要脸了?
黄小石转过头准备就是一脚,结果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
黄小石只见萧遥坐在地上,一手拿着本已经快脏到看不出字的书,一只手拉着自己的裤脚,脸上带着笑意说道:“这位大爷行行好,我三天三夜没吃饭了。”
萧遥身上又脏又臭,和其他乞丐并无半分区别,但是黄小石对他有不少的好感。
原因是,只要萧遥一开口,任何人都不会觉得他是个乞丐,而是一个敏而好学的书生。
……
那天夜里,萧遥在杭州衙门怒吼一嗓子,不光是害了自己,也害了丐帮。
随后的时日里,不知道有多少乞丐惨死于官府的酷刑之下。
真下重手的并不是杭州官府的人,那个杭州府尹得知自己只是官降一级,职位不变后,乐得老脸笑成了花一样。
这事超出了他的职权,他乐得啥都不用管。
最后在办这个事情的,是朝廷的特殊机关。
在皇帝下令严查后,锦衣卫和东厂就全力开动起来,在这两个巨头的通力配合下,杭州城里的乞丐减少了100%。
李浩和萧遥因为提前离开了杭州城,躲过了一劫,但是杭州的大智分舵彻底消失。
如此缜密的抓捕和刑讯,自然是有收获的。
通过盘问,尤其是抓到了不少当天参与杭州城外血战后,侥幸生还的乞丐后,所有的线索直指一人:丐帮大智分舵舵主李浩。
所有的乞丐都供述说,整个埋伏计划全部是李浩一人策划和实施的,至于李浩的上家是谁,大家都不清楚。
于是,朝廷发布了海捕文书,全国上下通缉“江洋大盗”李浩,赏金足有五百两之巨。
如此滔天巨冤,萧遥如何不知。
萧遥是时常悔恨自己没管住嘴,那么一嗓子为丐帮惹来大祸。
然而有一天,萧遥突然醒悟了过来。
不对啊,凭什么说是我惹的祸,这分明是朝廷忠奸不分,颠倒黑白,污害忠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