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家境在村里是要首屈一指的。
因为村长的家境好,才会让村民觉着你有本事带着村民一起过上好日子。
而在这个白鹤村,除了外来的几户地主之外,本来村长家的家境是最好的,但不知道从何时开始,白家的家境却是越弄越好,甚是已经远远超过了村长家。
不说别的。就光看白家的屋子和白家财大气粗的在他们家儿子小小年纪的时候,便花了三十两银子就买了个童养媳回来的事情就知道。
这样一来,自然村里有些好事的人会在私下议论。说啥这届村长还是他,下届指不定就是从白家选人了。
村长听到这种话,心里必定不舒服,因此对白家便有了心结。
村长不喜白家的原因之二便是白家的江氏太过于嚣张,每回只要村里做啥大事情的时候,她总是仗着他们白家的人多,爱提反对意见,而且还明目张胆的跟他叫板。
这两点原因结合起来,村长来帮白家处理事情的时候自是有偏见。因此方才在大亮两母子说要喊他来主持公道的时候,他很容易便把心偏在大亮那边。
但村长到底是村长。他虽是不喜白家,巴不得白家这回被大亮家的人斗到底。但当着这么些人的面,也不好明着偏帮哪一方,眼看着菊花和的妮儿的伤就这样摆着大家面前,他倒是也意思意思斥责了大亮家的人几句。
说完,江氏也不再啰嗦,便直接让村长给判定这合离的事情该咋办的好。
按照杨柳开始教的,江氏在跟村长和大亮那边说合离要求的时候,没有坚持说要什么,也没有对大亮家提出什么要求,说一切由村长判定,但有一条,那两孩子,他们这边坚决不要。
而大亮娘也是个狡猾的,她听了江氏的话后,仔细琢磨了一会,竟然也学会以退为进。
她最初并没说孩子的事情,只是坚持不准合离,还说是打死都不让菊花和大亮合离。”
这样一来,双方意见不统一,村长作为中间人也不好调解。
出于劝和不劝离的习俗,村长自然是先出声劝江氏这边,说左右今儿两边都吃了亏,就这么算了,别再提合离的事情。
村长出声劝,跟他来的几个老人也都开口劝江氏和菊花别再提合离的事情。
而且那几个老人劝的多了,还开始有些不耐了,觉着江氏这边是没事找事,以前家里有钱的时候张狂惯了,所以才动不动就怂恿女儿合离。
这若是在别人家里,哪里会出这种事情,这男人打自己媳妇,打了不就打了么,也没打死人,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
杨柳看这情形,要是一直这样下去,今儿这合离的事情到了最后恐怕还是解决不了。
要是菊花这回跟大亮回去了,那指不定真会出人命,若到出了人命的时候再喊这几个老家伙来做调解,即使他们知道自己错了,但又能怎么样。
杨柳仔细想了想,突然想出了个好主意。
她不动声色听着村长他们劝江氏说不让菊花离的事情,而江氏这边因早就商量好了一定要合离,自然是拒绝的。
在村长他们劝到不耐烦,江氏这边也拒绝的不耐烦的时候,她微微一笑,走到村长和几个老人面前,先是极有礼貌的称呼了村长和老人一声,接着便看这村长几人礼貌的笑道:“村长,其实我觉着你们说的这些话着实在理,俗话说的好,宁拆一座庙,不拆一桩婚,两个人是要多少的缘分才能成为两口子啊。”
杨柳突然改口,好似有倒戈相向的意思,白家人自是不解,都疑惑看着杨柳,心急的李氏他们还开始小声的埋怨起杨柳来,杨柳跟江氏使了使眼色,示意他们别急,她自有办法。
见江氏低声劝住了白家等人,杨柳又看着村长接着道:“就拿二姐和二姐夫来说,他们是同村人,这能结为夫妻比别人更要多上几分缘分,按理咱们是不能拆散他们。”
村长方才跟白家好话坏话都说了一箩筐,但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