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已久的儿子二柱。经过一天一夜的奔跛,二柱的腿疼痛难忍,他没走几步,身子一晃倒下去,幸亏六子跟着他,六子抱住了他,二柱的娘看见儿子走路一瘸一拐的,还差点倒在地上,上前拉住儿子的手说:“儿啊,你不舒服,你的腿咋瘸了?”眼泪流了出来,再也说不出话来,好像有人摘她的心,走时欢蹦乱跳,今天一瘸一拐,做妈的心里有谁不难受呢?泪水流在脸上。六子把二柱背进了屋里。二柱的父母眼看着二柱,二拄的母亲问:“我的儿啊,你咋着了?跟妈说说啊!我的儿啊。”哭了起来。二柱笑着说:“妈妈爸爸,我的腿受了点伤,回家来养伤的,见了面应该高兴才是,哭什么,爸妈不用哭了,再哭,儿子也哭了。”二柱见了久别的父母有那么多的心酸事怎么不流泪呢?脸上虽有笑容,可眼泪流了下来。他倚在母亲的怀里,母亲给二柱擦着眼泪。还是六子就把在海河工地,二柱受伤的事一五一十讲给二柱的父母听。对花朵的事一字没提,这是二柱告诉六子要这样说的。辛酸过后,二柱的父亲说:“儿子回来就好。”忙叫二柱的娘抄上几个鸡蛋,油炸花生米,自己去买烧酒。来给儿子二柱接风,二柱叫六子不要走,一起热热闹闹的吃吨饭,六子推辞不过,就在二柱家一起庆贺二柱的归来。
正文 第二十章
更新时间:2011-12-30 17:12:55 本章字数:9161
喜鹊台有了电,村里村外有了新气象,好像换了一个天,白天大喇叭播新闻、唱评戏,爬树上喊广播台的事一去不复返了。到了晚上,村里亮堂堂的,电灯底下,老社员们谈论着国家的事,民间的事,喜鹊台的事。男女青年们在电灯底下拉歌,比谁的歌儿多,歌声朗朗,飘向远方。儿童们在唱童谣、追逐、捉迷藏。有生气、有活力的喜鹊台啊,人们都感到有了新的希望。
生产队里,电灯底下,高队长和红卫金凤等几个青年研究喜鹊台明天的事。高队长在静静地听大家讲的话,在新的时代好像没有发言权似的,一袋一袋的抽着旱烟,一口一口的吐着白雾,他听的是那么认真,句句都不想忘掉。金凤讲:“怎样改变喜鹊台的面貌,就要电气化,机器化,就要买电滚子,拖拉机。抽水机等才能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才能和老天抗衡,才能保证农业丰收。摆在我们的面前的任务是要挣钱,才有资金办事业,才是我们的出路。”青年们有的拍自己的脑袋、有的皱着眉、有的说自己没上过学,天生没有赚钱的细胞。一个小时过去了,人们急的脑袋出了汗,想不出道道来。高队长紧抽了几口烟说:“干啥吃啥,守着土地我在土地想办法,先赚钱才可以走路,在西岗子地里建砖厂,把高的地方的土吃掉,即平整了土地,有了赚钱的出路,可那活计又脏又累,人们付不了那样的苦啊。”金凤、红卫等青年一致同意高队长办砖厂的建议,为了喜鹊台的明天,再苦再累也不怕。红卫说:“技术怎么办?”高队长就把过去在王大麻子砖厂做长工的事说给大家听。原来高队长是烧砖的能手。青年们站起来举起拳头说;“我们是刀山赶上,火海敢闯的硬汉子,还怕困难吗!路在人走,幸福不会由天降,要用我们的双手。大家只要一条心,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完不成的事。”大家越议论干劲越高,咱们一定办砖厂,明天就开始。电灯照亮了办公室,也照亮了青年的心,喜鹊台的青年们有了新的战斗方向,新的奋斗的目标。
喜鹊台办砖厂的事得到全体社员的支持,一场办砖厂的战斗打响了,到年底二十万青砖的计划开始执行,们心里都鼓足了劲,在年底一定完成计划。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正是出砖坯的好季节,以高队长为首的,红卫、金凤,福生、志和等青年参加的办砖厂的战斗队开始了工作,要在十天内做好出砖坯的准备。金凤负责建立十个扣坯子场地,带着社员早晨五点就起床,拔草,翻地面,白天平整地面,晚上在电灯底下修平扣坯子的场地。青年们都顾不的休息,在建设坯场上空传出一阵阵歌声,一阵阵欢笑声。红卫带领青年挖水井建水沟,推扣坯子用的土。天空传来阵阵号子声:“大家使劲干啊!井里流清泉啊!一车车的土啊!堆起来像座山啊!”这时,李二娘路过这里,看到青年的劳动热情过来说:“红卫我也来唱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啊,干活很有劲啊!不会搞对象啊,是一群小傻子!”全场的人都笑起来。红卫推走了李二婶:“您快走吧,有您在我们肚子的肠子都会流出来的!”可李二娘还是边走边接着唱:“姑娘傻、小伙痴,天天相见心不识,公的好公的长,一心为公不走样,没有对象睡冷炕……”
这歌声温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