昱蹙眉,“为何不与父母住?”
君瑶说:“我父母去世得早。”
明长昱漠然,又轻声问:“可有姊妹兄弟?”
君瑶依旧平淡,说:“没有。”
明长昱轻轻摩挲着衣角,锦服之上,暗纹如水婉转,“你所居住的楚家,曾经的当家人可是楚老?”
想知晓她的背景,对于明长昱来说,只是小事而已,她默然点头。
“楚老……”他唇角微微上扬,“楚家,也曾算是京中名门。还与我侯府,有莫大的关联呢。”
君瑶心底微微一震,轻垂眼眸,“我幼时入楚家时,楚家已经不在京城了。”
明长昱沉吟,“楚府一家离京时,我大约也不在京城之中。”
君瑶不置可否,又听他喃喃自语,“既来了,是否得去拜会一下楚老?顺便,叙叙旧。”
外公年级很大,而明长昱不过二十出头,两人年纪差别如此之大,怎么会有“旧”可叙?
君瑶一时不解,心想当是京城旧事,已成往事罢了。她轻声道:“楚老已经去世了。”
明长昱愣了愣,缄默不语。
第16章 走马观花
竹影婆娑,暗香幽浮,静谧处,听得远处传来哀戚的哭泣,伴着空沉诵经声,不忍卒听。
不久后,声音渐渺,青竹苑重归宁谧。
明长昱面色平静,目光看向天际,似看出了郡守府外。
“你既在蓉城生活多年,那便带我去领略游览一番如何?”他对君瑶说道。
商量的语气,却没有与她商量的意思。他从来如此,行止之间,自带久居上位的疏离与尊贵。
君瑶也想趁机出府会会李捕头,自然应下。
明长昱心情甚好,“那好,就今夜吧,我听闻蓉城的夜色,别有特色。”
“今晚?”君瑶蹙眉,“今晚只怕不行?”
“为何?”明长昱的声音微微一沉。
君瑶便将对案发过程的推测告与他,审慎地说道:“今晚我想在去一次假山,将我心中的想法细细推演一番。”
明长昱神色稍霁,“如此,也无大碍,你待暮色初降时去查看,我等着你就是。”
他已经这般体谅了,君瑶也没再回绝的道理。
明长昱起身,叫了明昭前来,说:“你安排下去,让衙门那些人好好查查长宁街失火当晚的人,你顺便查查唐茉死时,先后接近过假山的人。”
明昭应下后,便利落地离开。
两人已交流许久,时间也不算早,明长昱起身离开,君瑶见他离去后,在榻上歇息片刻,又翻出从假山处带回的物证,仔细查看。
物证是静止的,需得查明相关线索后,才能让其开口说话。
君瑶摸着那张粗糙的黑布,指尖轻轻摩挲,便搓下细碎的粉末。粉末细腻,颜色略深,黏在黑布表面,不易发觉。君瑶将粉末置于光明处看,一时无法分辨是何粉末。她将黑布上的粉末,小心翼翼地抖落在纸包中,谨慎收好。
其次便是细绳,与草叶上的疑似“呕吐物”,这些事物,到底与凶案有什么样的联系?
其中种种,只怕得再去一次现场,才能明了。
暮色渐至,君瑶用过晚饭后,便往假山而去。
夜来风凉,自湖水之上吹来的风尤甚,风穿过错落假山,变为起伏的低鸣,君瑶走在峭楞阴森的假山间,心底有些发憷。
她将灯盏往身侧递了递,想为跟来的明长昱照明,明长昱脚步略微一停,说道:“本侯夜视极好,不需灯盏。”
君瑶迟疑一瞬,便将灯盏照到自己身前。
缓缓穿越重山,眼前漫然开朗,清风徐徐,水面泛起粼粼波纹,倒影远处重楼飞阁,俨然似一幅海市蜃楼。
明长昱轻叹:“此情此景,到像你我相逢那晚,临水泛舟,变为秉烛夜游。”
君瑶不由捏紧灯盏,尽量一瞬平复悸然心绪,垂眉说道:“我们是来查现场的,不是夜游的。”
明长昱轻笑,“本侯说是,自然就是。夜游与查案,并不冲突。”
君瑶难免腹诽,这阴森森的假山,还出过厉鬼,闹出人命,府中的人都退避三舍,不敢靠近,谁还有心思在此处来秉烛夜游?
片刻间,便到达湖边。
君瑶估算着,若是对此路熟悉,以最快的行动从唐茉死亡处置此,需多长时间?
明长昱立于小径尽头,湖水微弱的粼光,依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