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朝,就把百官们骂得狗血喷头,此时整个大殿鸦雀无声,只剩下朱由检不断的咆哮声。
朱由检是真的很生气。
这一趟走下来,他看到的,他听到的,都在告诉他,朱由检,你的大明王朝,要灭亡了,也该灭亡了。
但是——
他是非常的不甘心,也非常的同情历史上的朱由检。
这么庞大的一个烂摊子,仅靠他一人,又如何能够力挽狂澜,又如何能够延续大明王朝的国祚。
他不能。
纵使秦皇汉武到来,他们也得抓瞎。
痛斥满朝文武,朱由检就是想骂醒这些官员,他们都该清醒清醒了,如果继续这样浑浑噩噩,即使他使出浑身解数,恐怕他都难逃去那歪脖儿老槐树上吊。
此时此刻,他也终于明白,为何历史上的朱由检,在临死之前会说出那句名言,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文臣皆可杀。
虽然历史上的朱由检刚愎自用,还有很多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这么大一个烂摊子,今天这里出事,明天哪里出毛病,换成谁来,都得蒙圈。
......
一番痛斥之后,朱由检重新坐回御座,他看向大殿上跪着的文武百官,然后说道:“非是朕没事找事,非是朕就喜欢骂你们。”
“唉!”
朱由检长叹一声,道:“现在天灾人祸不断,正需要诸位爱卿施展才能,与朕一起共度难关。”
“百姓们没了活路,他们焉能不反?”
说着,他叹息一声,道:“都平身吧。”
闻言,大殿上的文武大臣,道了一声谢,然后战战兢兢的从地上站起,忽然之间,他们开始理解眼前的皇帝。
他今年只有十八岁,就要面临这么大的一个烂摊子。
我们是朝廷大臣,拿着朝廷的俸禄。
“皇上!”
内阁大臣刘鸿训突然出列道:“皇上一席话,犹如醍醐灌顶,朝廷正处多事之秋,正是我等臣子为君分忧的时候。”
“皇上!”
刘鸿训补充道:“微臣愿捐出三年的俸禄,用于赈济灾民,与皇上一起共度难关。”
刘鸿训的话,掷地有声,很快就得到了很多官员的附和。
“微臣也愿捐出三年俸禄。”
“微臣也愿捐出......”
霎时间,大殿上的文武官员,都慷慨解囊,要捐出自己的俸禄,帮助朝廷渡过眼下的难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