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辽东出事了
崇祯三年,十二月十三日。
北京,紫禁城,武英殿。
“杨爱卿!”
朱由检想了想,说道:“告诉孙传庭,对付那些大地主,可以借助百姓的力量......”说着,他顿了顿,道:“百姓的力量是巨大的,他们原本跟地主,就是两个不同的阶层。”
陕西土地公有进展缓慢,主要原因就是那些大地主,大世家,他们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
孙传庭将他们的家主软禁,本想以此吓唬那些世家、大地主,但是时间久了,他们好像也猜到了义军的目的。
义军不敢大开杀戒,制造动乱。
“老臣遵旨!”
杨肇基躬身应了一声。
过了一会儿,杨肇基不置可否的问道:“皇上,推行土地国有,这确实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政策......”说着,他顿了顿,道:“但是却动了这些世家、地主的利益。”
“此前在山西进展迅速,都是因为强压政策。”
说到这里,杨肇基故意停顿了一下,这段时间,他也在琢磨陕西的事情,截止目前为止,孙传庭在陕西推行土地公有,其实也就是实现土地国有。
他先是将陕西地界的大地主、大世家家主,全部召集到西安府软禁起来,然后先对付那些小地主、小世家。
杨肇基自然知道,孙传庭的目的是什么。
软禁大地主、大世家,然后震慑小地主,小世家,使他们产生恐慌,或许就会主动配合义军。
等到将小世家、小地主的土地全部收回之后,再来收拾这些大地主、大世家。
目前来看,小世家、小地主,土地公有已经基本完成。
期间一共有六十户小地主、小世家被抓,家资充公。
但是——
现在要对付这些大世家、大地主,却陷入困居当中,这些被软禁的世家大族的家主,他们开始享受软禁的生活,刚开始,他们还会提出要面见孙传庭。
但是现在,孙传庭不召见他们,他们干脆也乐得自在。
无论是驿馆,还是客栈,这些大地主、大世家的家主们,衣食住行全由义军在负责,每日吃喝不愁,只是不能离开客栈。
“杨爱卿!”
朱由检看向杨肇基,道:“土地国有,本身就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想让这些大地主主动交出田地,可没有那么容易......”说着他顿了顿,才道:“只有让他们产生严重的危机感,他们才会妥协就犯。”
朱由检是穿越者,对于古代历史自然是有些了解,导致王朝不断更迭的主要原因,其实就是土地兼并所造成的。
如果将土地收归国有,任何人不得再买卖土地,或许就能减轻社会矛盾,这就是朱由检一门心思要搞土地改革的主要原因。
“如果只是软禁......”朱由检顿了顿,道:“这并不能震慑住那些大地主......”说着,他停顿了一下,才道:“要让百姓彻底站在他们的对立面,让他们产生危机。”
此前孙承宗曾向朱由检谏言,派人去陕西,告诉那些世家大族,教他们怎么对付义军。
朱由检现在还不能表露他就是朱兴旺的身份,所以只能答应孙承宗的策略,目前来看,孙承宗的建议,还真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皇上英明!”
杨肇基恭维说了一句,现在山陕已经平定,虽然朝廷从河南府以及大名府两面向山西发动进攻,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山西依然固若金汤,山陕义军的地位,暂时无法动摇。
这也是好事情。
若是官军所向披靡,义军就不能从容不迫的在陕西对付那些大地主,大世家。
还有一点,那就是陕西现在外部比较安全。
因为义军攻占陕西,朝廷也彻底对西北部失去了控制,陕西西部的少数民族,他们现在与朝廷断了联系,自然也不会出兵去讨伐义军。
然后是陕西南部四川,现在四川被张献忠占据,他还需要时间去消耗,至于汉中的李自成,他虽然记恨朱兴旺,但是经过此前在延安府的一场大战,李自成现在的势力,还不足以对付朱兴旺这支义军。
至于东部,义军派人驻守在潼关,官军想要入陕,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现在陕西相对来说,是安全的。
义军也能够从容的对付那些不配合的世家大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