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高深的神僧谈经论道,听其为自己指点迷津,顿感内心豁达,对练至第八境登峰造极的《袈裟伏魔功》,第十境震古烁今的《罗汉拳》,第五关的《金钟罩》等佛门武功均是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你在与玄慈等几位高僧谈论佛法之时,对《金钟罩》、《袈裟伏魔功》等武学有了更深的理解,武学熟练度有所增加。”
随着面板微微震动,宁休就看见了这道信息,而随着这道信息的出现,他自身的气息也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阖眸之际,周遭之人均是察觉到了宁休的改变。
五位神僧心领神会,自是明白宁休是有感佛法,功力见长,心下也不由得对他的悟性感到惊讶。
“不愧是我看上的人,悟性卓绝,竟是我都比不得。”赵朝辞眼睛一亮,越发对宁休感到满意。
宁休盘坐原地,细细看完面板提示的讯息。
他的真气总量并无丝毫变化。
但刚刚有所损耗的精神已恢复,且已变得更强。
一切都像是不同了!
一种掌控感油然而生。°比|:?奇-中?文}>网? ¢}ˉ更$]±新±¢最ˉ<¥全>
一举一动,身体每寸都更为清晰可控。
这种感觉相当的美妙。
仿佛身体的每一丝力量都好像在他掌控之中。
他修炼的几门佛门武功此刻为他带来了更多的精神力的增长。
精气神三元中,元神最难增长,盖因精神之力玄之又玄,难以捉摸,如今只是与诸僧谈论一番,就能挖掘佛门武学中的精髓,增长精神,可谓收获匪浅。
待到宁休睁眼,玄慈合十道:“赵施主真乃天纵英才,不过须臾,已有精进。”
他面露讶色,玄慈本就是别人口中的武学奇才,不但大成了《袈裟伏魔功》、《般若掌》等上乘武学,更是练成了少林百年来未有人练成的《大力金刚掌》。
如此成就在整个武林亦不是庸才,可与宁休这般动不动就能顿悟的妖孽相比,就有明显的差距了。
宁休颔首道,“小有精进,多谢几位大师为在下指点迷津。”
玄苦低吟几句佛谒,哑然失笑,“佛度有缘人,赵施主佛缘深厚,自是有福源在此,方才不过是自取而已。”
几人又谈论了一会儿,宁休和赵朝辞两人在寺中用过斋饭,又去看少林寺武僧习武。
这些武僧个个肌肉壮硕,拳脚棍棒都使得熟练,颇有威势。
梁武帝曾多次下旨不许僧人食肉,但此世僧人,尤其是武僧依旧可以食肉,练武消耗巨大,若无肉食辅助,自是难以练成诸多武功,故只禁“五辛”。
看得如此多武僧习武,宁休一时技痒,目光看向赵朝辞。
她当即领会,向玄慈方丈询问是否愿意派出几位高手与宁休切磋。
赵朝辞是个很讲究情调的人,不削于搞强迫那套,也不会为了和宁休发生点实质关系就急切了,她做事不急不躁,她喜欢那种自然而然的过程,一种男女之间互相吸引的荷尔蒙,而不是硬强求什么,这是一种高端的对感情享受。
所以一段时间以来,她最多只是与宁休眉眼间有些交流,而宁休每次都能很准确的猜到她的意思,这让她倍感惊喜与贴近,他知道,她很乐意享受这种无人能察觉的互动。
不过短短时日,她已经能与宁休心意相通,不过几个眼神,一些动作,她就能猜出宁休想做什么。
“方丈,中不中?”
“中!”
有赵朝辞开金口,又只是切磋武艺,玄慈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只得答应下来,唤来几位修习七十二绝技的少林高手。
——
“见过方丈,见过几位施主。”
双方互相行礼过后,宁休第一个要切磋的是擅使龙爪手的空性。
“阿弥陀佛,赵施主,请赐教!”
空性双目闪动着熠熠精芒,快速迈步走向宁休。
哗哗哗——
其一身玄黄僧袍宛如被气劲冲腾,滚滚鼓荡而起,一股厚重而刚猛的气势,伴随着其运功而鼓胀。
“喝!!”
他突然怒喝一声,身子猛然一动,筋骨爆发出雷鸣,宛如一张拉满的弓弦,如狼似虎陡然跃出。
轰!——
拿云式——抢珠缺盆穴!
足下夯实土层都陡然崩裂。
空性身躯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