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你今天也想重蹈我的覆辙?”
“不敢!不敢!”史珪连连摆手。
宋琪曾经因为依附赵普被赵光义诘责,如今刚刚改弦易辙攀附上赵光义这棵大树,自然也想表现一二。
“哈哈哈,下官也于樊楼之上对于殿下诗词风格多变提出质疑,还是月心姑娘点醒了我。殿下是如李太白一般的大才,不能以凡俗之人论之。”
几人一唱一和,赵德昭安坐如山,丝毫不为所动。倒是赵光义有几分恼火,他今天是想与赵德昭缓和缓和关系,然后顺水推舟帮赵德昭一把,让他远离汴京。
没想到自己的属下居然如此咄咄逼人。嘴上说着佩服,话里话外却是透着嘲讽与质疑。
他们的谈话,也将程羽、贾琰等赵光义的老部下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诗词上来。他们二人交头接耳,看向赵德昭的目光也是满满的不信。
赵光义有些心累,“从古至今有谁是因为诗词做得好当上了皇帝的?一群没用的东西,非得要在这个上面去做文章。”
“二哥儿部曲招募得如何?可有三叔能帮得上忙的地方?”
没得办法,赵光义只能亲自下场,转移话题。
赵德昭眼睛一亮,“太有了呀?”当即直接了当的说道:“确实有些事情想麻烦三叔?”
“哦?”赵光义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我向官家讨了一个差事,将来征讨北汉的时候,我也随军出征。所以官家许了我可以自行训练一千部曲。
目前招募人员倒是没什么问题,官家也答应给我提供一千人的铠甲兵器,只是这马匹嘛……不知道三叔能不能提供一些?”
赵德昭不是无的放矢,赵大杯酒释兵权,绝大多数将领都没有军队了。现在拥有私人部曲的,除了西北的一些将门,就只有晋王赵光义,魏王符彦卿了。而符彦卿几个月前已经离世,赵光义便成了唯一一个拥兵数千的亲王。
赵光义听到赵德昭的话,心里一紧,一千亲兵,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了。
“你要多少马匹?事先说好,多了可没有。”
“不多,不多。我准备筹建一个500人的步兵营,一个400人的骑兵营,100人的亲军卫队,三叔提供五六百匹马也就够了,我可以出钱买的。”
赵光义脸直抽抽,五六百匹还不多?这是钱的问题吗?有钱也没地方买马好吧。
“两百匹,明日我差人给你送过去。”
“好勒,多谢三叔。”
赵光义也不想给,不过他心里到底多想了一层,自己做的这些赵匡胤总归会看到眼里,对他来说未尝没有好处。
赵德昭心情大好,看着厅里诸人个个若有所思的模样,让他心情更加畅快。
“三叔赠马之情,侄儿无以为报报,干脆作词一首聊表寸心。”
赵光义来了兴致,心道:“要是给我写一首送给杨砺那样的诗,倒也不亏。”
“给二哥儿准备笔墨。”
赵德昭看了看坐在角落里发呆的林月心,笑道:“劳烦月心姑娘为我磨墨,我也做一首词送你,感谢姑娘在樊楼几番仗义直言。”
林月心一愣,转而笑魇如花。丝毫顾不得矜持,小跑着向赵德昭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