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寒曾听人讲过很多离奇古怪的事情,但当遇到今天这件事情后,他才明白之前的那些都只能算是小儿科了。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大约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其时作者57岁,隐居农村已十余年。
故事颇有传奇色彩,曾被列入志怪小说一类。
有人说桃花源是陶渊明理想中的社会,但这也只是后人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所推测出来的。
自古文人多情,这个情并不指的是感情,而是情绪。
所以,有这样的猜测也算不上空谈。
可是今天的遭遇,无疑在推翻这种结论。
继续往前走下去,里面的空间也变得越来越宽敞了起来。
江寒呼吸平稳,看似云淡风轻,但内心实际上已经十分的紧张。
周围的空气不知为何,似乎变得湿润了很多,这种感觉就像是从清爽的夏天一下子进入了多雨绵绵的秋季。
让人有了一丝淡淡的压抑感。
身后的几人相继跟着,这个时候他们的神经也都是紧绷着的,任谁来到一个传说中的地方,恐怕都难以快速的适应。
“快到出口了,我似乎看到了农田。”丁老三目光如炬,声音低沉的说道。
活了大半辈子,没见过鬼,也没遇到过邪门的事,头一遭的刺激体验,竟然是在桃溪村。
那的确是农田的样子,阡陌纵横,平坦宽广,自成一方天地,与世隔绝。
不过与寻常的农田相比,这里的农田看起来已经久无农民打理,荒草遍地,但它的确还是农田的样子。
“都注意脚下,不要走散了。”
江寒沉声说道,下一刻,他已经一脚踏出了山洞,来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入眼一片苍翠,山野环照,良田百亩,不远处的山脚,更是矗立着几十座的房子。
这种房子是用石头和灰搭建而成的,上面的顶棚,则是干涸的茅草,石板路层层叠叠,其中靠近一栋房子的桃树下,更有一口水井,悬挂着粗绳在风中晃荡。
“房子古代的没错,这种建筑的方式没有几百年也有上千年了,而且看起来虽然没有修缮过,但给人一种有人居住的感觉。
不过,怎么看不到人呢?”
丁老三有经验,他精准的判断出这些房子的历史年代绝非近现代。
难道说的确是桃花源人所建。
根据桃花源人的自我介绍,他们从先秦时迁入此地,直到东晋才被渔夫发现,也就是说当时他们已经与世隔绝500年有余。
那距离现在就是2200年左右。
这么久,这种石材居然会保存的如此完整。
“去那边看看。”
江寒冷声说道。
为了安全起见,他还是找了根木棍做武器,要是冒出个厉鬼,也不知道彩鳞九子粽中的糯米还能不能用。
瑟瑟发抖的唐心,要不是有宋念雪照应着,恐怕腿都软了。
不过软妹子就是软妹子,起码她现在也没拖后腿。
沿着农田小路,江寒几乎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从农田里残留的痕迹来看,这里应该种植过桑麻和水稻,泥土虽然湿润,不过就是没人再开垦耕种了。
怎么会这样呢?
江寒的眉头都快皱成一团。
越是靠近那些房子,心中的压抑感越加的强烈。
摆放整齐的农具、干干净净的石桌面,还有一个小孩玩的拨浪鼓,画着精美的图画,一尘不染的摆放在桃树下。
风吹过窗户,露出了里面的摆设,江寒几人直接来到了一间房子前,故意制造了一些动静,想吸引活物出来,最好别是个活人,否则他们一时间恐怕会原地炸裂。
但发现良久之后,周边还是异常的安静。
就像是来到了一个荒村一样,人都死光了。
既然没有人,那就进去看看,江寒手持着一把看起来还新的镰刀,鼓足了勇气推开了面前的门。
随着木门打开,里面的样式,的确让人倒吸一口冷气。
这是完完全全的古代农家样式,有厨房,有桌子,还有用竹子做的床,被褥是用百花布缝缝补补一直延续下来的。
床上铺着的是用草编织成的席子。
精美的梳妆台前,还有不少精致的木罐,盛放女红这些。
另外桌子上的水壶是用陶罐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