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几日过去了,等到李胜收到贾珩的回信时,脸上时喜时悲,心中也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余光看去,只见信上写着一行字,“时机未到,暂缓,来日方长!”
与信同时送来的还有一个箱子,里面装满了大黄鱼。
贾珩的意思是说,既然李胜有这个想法,他自然是大力支持的。
但张守业又是大大的良民,不能武斗。
因此,想要获取他手里的土地,便只能通过黄金购买的这种方式来实现吧!
把土地都集中到振华军的手里后,李胜便可以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对这个村子进行集体化改造了。
无论他是想实行集体主义,还是土地归公,包产到户,贾珩都无条件支持他。
同时,贾珩还承诺,只要他能把这个村子搞好了,等到日后他打下一个郡就给他一个镇来尝试。
打下一个州,就给他一个县。
列土封疆,就给他一个郡。
登临绝顶,便给他一个州。
总而言之,支持会毫不犹豫的支持,但不可能把鸡蛋都放到他这个篮子里。
收到信的当晚,李胜仰头看着星空数了一夜星星。
次日一大早,他便提着箱子直接去找到了张守业。
这一天,不知道两人在房间中说了什么。
当天晚上,张守业便把所有家当大包小包的收拾好,携带着金银细软,离开了张桥村。
“乡亲们,从今天起,咱们张桥村改名为兔子村,大家同吃一锅菜、同喝一锅汤,军民、群众一块干活……”
就在李胜为他的理想而做出奋斗的时候,边定县成的其他农村的分田工作也进行的如火如荼。
在贾珩的指示下,振华军每到一村便先走访乡里,把那些欺压百姓的恶霸势力直接打倒,房屋田地全部没收。
而对于为人和善的乡绅一流,则直接拿出大黄鱼去购买他手中的土地。
等他们把土地全部收上来后,便租借给所有的百姓去耕种。
至于租借的方法,则是每个村收上来的土地都会按人头均分租给村里的所有村民。
每五年重新划分一次。
而村民们租借后所需要出的租钱只需要当年收成的十分之一便可。
贾珩的这番操作虽然看上去跟李胜的想法没有什么区别,但却存在本质的不同。
至于具体有何不同,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至少从初期来看,两者的改革在边定县城农村造成的效果不亚于惊天海啸。
当边靖、红柳、狼塘三镇周边有第一个农村改革完成后,附近了解情况的其他村的百姓甚至主动联系上了振华军。
“军爷爷,我们王庄村也欢迎你们的到来,让我们翻身做主人啊!”
“郝连长,我要举报我们村的地主王平安鱼肉百姓,欺上瞒下……”
“叶营长,你行行好,快给我点钱把我的土地收去吧!再晚一点,我就要成恶霸了!”
“……”
接踵而至的乡亲们把振华军各驻地的军官震惊的目瞪口呆。
原本他们按照贾珩的指示,进行这些操作是为了更利于农业生产任务的推动,没想到效果竟然会好到这个程度。
百姓们因为改革给他们带来的利益,不仅积极响应振华军的种植蔬菜和饲养家禽的号召。
还纷纷踊跃报名,都想参加振华军成为其中的一员。
“刘班长,今天你招了几个兵啊?”
“哎,今天来报名参军的娃娃们少了些,我就招了五个兵,孙班长,你招了几个啊?”
“我呀,只比你多了三个,今天也就招了八个大头兵……”
像上面这一幕的对话,在振华军来到边定县半个月后,基本每天都在各个部队的基层发生。
或许是为了保住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或许是为了振华军丰厚的安家费。
前来报名参军的百姓源源不绝。
仅仅过去了一个月,振华军麾下的十个营就已经扩充成了十个师。
众人的职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贾珩升任振华军总指挥。
朱石阶升任振华军副总指挥。
武六豪升任振华军总参谋长。
诸位参谋也纷纷升任振华军参谋。
一团团长穆四虎升任振华军指挥,麾下有101师、102师、103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