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宇文黎起床看到程灵在花园里练武,脑海里浮现出黄师傅指导程灵练武的画面。
这时,程灵一个利落转身,看到远处的宇文黎。程灵停下来,朝他招手,大声喊道,“过来陪我练一会儿。”
宇文黎乐颠颠的上前,听到程灵说,“也不知道谁说的教我练武,来了这么些天,也没见到师傅在哪儿。”
宇文黎:“师傅来了,我看徒儿已经热好身了,直接开始吧。”
“你可别让我啊。”
“放心,不会。”
两人酣畅淋漓的打了一场,结束后,宇文黎还帮程灵复盘,反复练习招数,帮助她形成肌肉记忆。程灵对这个师傅相当满意,很累,但收获也很多。
“阿灵,今天有什么安排吗?”
“我从兴川镇运了好些书和纸过来,今天想出去拿这些东西跟人交换。”
“交换什么?”
“什么都可以。”
程灵出门包了一家大茶馆,让李元去三进院那里运一车书和纸过来。
她自己在门口贴了一张提前准备好的五颜六色的“海报”,告诉大家兴川纸坊的程东家在茶馆里免费送书、送纸,条件是拿一样自己的东西来换,可以是自己写的一篇文章,也可以讲一段自己有趣的经历,甚至唱一首歌都可以,每人只可交换一次,程东家会根据你拿出来的东西决定换多少书。
“兴川纸坊的程东家?就是和五皇子合作的那位程东家吗?”
“是不是真的啊?”
“什么东西都能换吗?”
程灵见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正巧这时,李元驾着车也到了,大声说道,“童叟无欺,我们今天要交换的书已经到了,想交换的朋友可以准备好自己的东西进来交换了。”
“程东家,我的东西没带在身上怎么办?”
“这几天我会一直在这里,大家可以告诉亲朋好友,想换书的都可以过来。”
解答完大家的问题,程灵转身进屋,让李元在外面维持秩序,安排换书的百姓排队进茶馆。
上午,只有几个学子拿自己的文章来交换,程灵让他们在文章末尾写上名字和籍贯,万一有人高中了,或是成为名人了,这些文章可就值钱了。
大多数看热闹的百姓都觉得自己没什么拿的出手的本事来换书。所以一上午,茶馆外热闹不断,茶馆内却冷冷清清。
程灵不在意,消息传递也需要时间不是?
下午,人渐渐多了起来,但主要还是读书的学子。有人现场作诗换书,有人觉得自己的诗更好,两人斗起诗来。围观的学子被这气氛影响,诗兴大发,加入其中,场面好不热闹。
程灵笑眯眯的看着他们,心想,我的视频素材来啦!
第二天,程灵还没到茶馆,就看到茶馆门前排了长长的队伍。排队人群看到程灵,热情的打招呼问好。
程灵怕大家久等,小跑进茶馆招呼大家进屋,一个个开始换书。
依旧是学子居多,没有一个女子过来。程灵心想:是她们没听到消息吗?
“程东家,我这个能换吗?”一位姑娘怯怯的拿着自己绣的手帕。见程灵眼神失焦的看着窗外,稍微大声叫了一声,“程东家?”
程灵回过神来,看到眼前居然是一位年轻女子,惊喜道,“来换书吗?”
姑娘摇摇头,“我想换纸。”
“姑娘会写字?”
女子眼神暗了暗,继续摇头,“我弟弟在学堂念书,家里不宽裕,买纸需要一大笔钱银。听说程东家这里能换纸,就来试试。”
程灵拿过绣帕,布料和绣功一般,但胜在样式特别。“这样式是姑娘自己设计的吗?”
女子点点头。
程灵夸道,“很好看。可以换五斤纸。”
女子喜极而泣,抱着纸,一直弯腰道谢。
送走女子,来了一位老人家,看穿着,日子应该不富裕。
老人家大概是第一次走进茶馆,神情紧张,眼神里透露出不自信,两只粗糙干裂的手无意识的摩擦着。
“姑……东家,这是我用竹子编的一些东西,您看看能不能换。”老人家小心翼翼的开口。
程灵看着老人家从背篓里拿出他自己编的簸箕、篮子、小动物等,摆了一桌子,程灵猜这些应该是老人家做了拿出来卖钱贴补家用的。她挑了几样,问道,“老人家是换书吗?”
“是的,是的。家里有两个孙子,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