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嘱咐阿晴不要暴露他们的身份。
第二天一早便有马车来接。到了地方一下车,阿晴看见一排三间大门。中门匾额上写着“开国伯府”。
阿晴由一个衣着体面的管事婆子领着,不知穿过了几道门,绕过花园,穿过抄手游廊到了一个雅致的小院。还没进门便听见屋里有高底不齐的笑声。想必屋里的人不少。
管事婆子打起门帘请阿晴进去。阿晴小心的进了屋。只见当面一架高大的刺绣牡丹屏风,富贵逼人。阿晴看的有些呆愣。
管事嬷嬷进去禀告:“回老太太,阿晴姑娘来了。”
就听蒋嬷嬷的声音笑道:“快。。。快请进来。”
管事婆子出来拉了阿晴的手进去。
屋里正房主位上做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正是蒋嬷嬷。左右两边做着兰姐,小玉和几个孩子。
见阿晴进来。一行人都站了起来。小玉快步走到阿晴面前,拉住她的手道:“呀!真是阿晴!我还以为是兰姐骗我。”
兰姐扶着蒋嬷嬷走到跟前。蒋嬷嬷看阿晴的眼睛红了,有些哽咽道:“丫头,这些年,你都去哪了?过得可还好?”
阿晴眼睛也含着泪道:“蒋嬷嬷。我很好,让您老人家挂念了。”
小玉仔细打量着阿晴,惊讶道:“阿晴,十几年了,你怎么一点没变?”
兰姐也附和道:“是呀,我当时在那车上就看了一眼,就认出是她。竟还是当年的样子。”
众人坐下。
兰姐先跟她说了这些年自家人的经历。
当年在北边没住多久,就又乱了起来。一家人只得往东去。听说青州高将军举事,正在招兵买马,广纳天下贤士。王建自觉还有几份才干,也想着为家人谋几天安宁日子,便投到高将军处,做了个参军。一家人也就安定下来。
王建为人机敏敦厚。渐渐得到重用。跟着高将军一路征战,攒下了不少功劳。如今天下大定,就被封了爵位。成了开国伯。蒋嬷嬷跟兰姐也都成了有封诰的官眷。
小玉经王建做媒,嫁了自己的属下,日子过得也和美。已经生了三个孩子。大的都七八岁了。
小玉拉过三个孩子道:“快,叫姨姨。”
三个孩子甜甜的喊她,阿晴笑着赶忙从兜里摸出几块糖塞给他们。
尴尬的道:“我也没给孩子准备见面礼。真是不好意思。”
小玉道:“哎呀!看你,还跟我们讲这个。”
听说兰姐的儿子王卓也快要娶亲了。阿晴便道一定要给他准备一份大礼。
众人就都笑了。又问起她的事来。
她把自己掉下马,跟梦瑶被顾六郎救下,去了仙山的事说了。又说了梦瑶被害的经过。说道如今。只说自己逃亡的路上遇到带着两个孩子的柳贤。两人就结为兄妹一起过活。
听他的经历众人都感叹世事无常。
兰姐拉着她的手缓缓道:“阿晴,当年你掉下车,你姐夫没能救你。这事儿我真是。。。”
没等兰姐说完阿晴就打断道:“兰姐,我没怨过姐夫。那种时候,不能犹豫。”
说完安慰似的说:“你看。我如今不是好好地。”
兰姐还是愧疚到:“终究是让你吃了不少苦。”
在兰姐家玩了一天。回去时小玉一定要跟她回家看看。见了柳贤寒暄一番。
小玉把阿晴拉到一边悄悄说:“这个柳贤,看起来还不错。你对他真没什么意思?”
阿晴苦笑道:“你可别瞎想。我们俩不可能的。”
小玉凝思片刻:“也是,拖着两个孩子。终究不是良配。”
继而又担忧道:“你没那个意思,可他会不会。。。。毕竟你们不是正经的兄妹。。。他会不会对你。。。”
阿晴知道她在想什么。打断道:“他不可能的。”
说罢朝柳贤的房间看了看压低声音道:“他逃难的时候,伤了那里,不能人道的。”
小玉诧异:“这种隐秘的事,你怎么知道?”
阿晴赶紧解释道:“上次有人给他说媒。他跟媒人说的,正好被我路过听到。”
听阿晴这么说。小玉松了口气:“虽然不厚道,但是柳贤这样,我也觉得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