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定远的驴牌寨盘踞着三千多人,你利用他们缺少粮食,伪装成送粮的民夫。诈开了寨门,成功占领了驴牌寨。首战告捷之后,你又带人趁着夜色袭击了盘踞在横涧山上的元军营地。两战之后,你的势力迅速扩大变成了几万人。随着你的势力扩张,附近不少的武装势力纷纷选择了投靠你。随着势力的扩张,你决定打下滁州作为基地。】
【在南下滁州的途中,当地的文人李善长选择了投奔你,你跟他是一见如故,他建议你学习汉高祖刘邦的长处来夺取天下。你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就把他留在身边给你出谋划策。此后你也很重视文人谋士的韬略,而这些人也为你能统一天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后来你的岳父去世,当时的小明王任命你为军队副元帅,你岳父的儿子为正元帅。好景不长,正元帅也战死沙场,你成为了这个义军的统帅。由于粮食短缺,你带领水陆攻陷了应天府,并以此作为自己真正的根据地,在之后迅速出击占领了周围好几个城池。就这样,你拥有了一支强劲的军事力量,有了足够的实力参与中原逐鹿了。】
【你在征伐之余,也十分的重视任用儒生。除了早期投靠你的李善长等人,你在稍微稳定之后,又亲自拜访了当地的名士,向他请教称霸良策。他送给你了三句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你对这三句话非常的赞同,就用三句话作为了日后发展的纲领。】
【按照名士的策略,你在抓紧军队建设,加强训练的同时,也没有忘记粮食生产。你在义军中推行了屯田法,大力发展军队屯田,又专门设置了营田使来负责屯田和水利工程。短短几年的功夫,你的军粮就已经相当丰富甚至还有了结余。】
【就在你卧薪尝胆,悄然崛起的时候,天下局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建立的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在上游有陈友谅,下游张士诚这两大威胁。特别是陈友谅更是你当时最大的威胁。在陈友谅干掉他的顶头上司之后,他就跟张士诚约定一起进攻你,然后平分你的地盘,你手下的人在听到之后,纷纷想要跑路,但是这个时候有一个叫刘基的谋士战了出来。他表示当前最危险敌人就是陈友谅因为张士诚鼠目寸光,如果去打陈友谅,张士诚很大可能不会去帮忙,但是如果去打张士诚,陈友谅就会出兵帮忙。】
【你很赞同刘基的想法,于是就设计诱敌深入,制造战机。当时你的手下康茂才因为和陈友谅是老朋友,就利用这个关系,假装说可以做内应,并约定在江东桥见面。】
【当陈友谅带人赶到地点才发现自己已经上当了,但这个时候已经晚了,你带着人奋力攻击,陈友谅大败,一路逃窜,而你则是趁胜追击占领了不少的地盘。】
【在这个时候,张士诚派人进攻小明王,小明王派人向你求援,你的谋士们都不赞同你出兵救援,但是你本着道义亲自带兵救援。被你打败的陈友谅也在寻找一个报仇的机会,而你亲手将机会送给了他,于是他亲自带兵进攻洪都。】
【当时在洪都的最高指挥官是你的侄子朱文正,他刚刚被你派到洪都时,在所有人看来他就是一个靠关系上位的纨绔子弟,在一开始他的表现也像极了纨绔子弟。但是当陈友谅带兵围住洪都之后,他的表现相当出彩,他带人硬生生靠着一点人马坚守了整整八十五天。你在得知自己的侄子被围困在洪都之后,也是急忙带兵解围。等到你到达之后,陈友谅也亲自带兵迎战你,就这样你们在鄱阳湖展开了决战。这场战斗进行了三十六天,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陈友谅也在战斗中丧命。】
【很快你被百官推举成为了吴王,但是当时上头有着老板,所以你还是继续背靠着小朝廷同年,你对陈友谅残余势力发动进攻,陈友谅的儿子选择了投降。】
【解决掉陈友谅之后,你开始着手收拾张士诚,先是发动进攻将张士诚的势力赶出江北地区,随后又发布檄文声讨张士诚,并围困了张士诚的都城平江,发动了平江之战。由于平江城易守难攻,你采用了“锁城法”围而不攻,在十个月之后,平江城被攻破,张士诚被俘,后自缢而死】
【在围困张士诚的同时,你派遣大将先后平定了方国珍和陈友定的势力,就这样你统一了整个南方,与统治北方的末代王朝开始了对峙。】
【在统一南方之后,你任命徐达和和常遇春为大将,带兵北进中原、在北伐中发布《谕中原檄》,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以此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次年你在应天正式称帝,定国号大明,改年号洪武。北伐大军一路势如破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