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明末大军阀 > 第三百一十八章 检阅与召见(二)

第三百一十八章 检阅与召见(二)

直过小凌河、女儿河,然后绕过杏山山脉,突然折而向东,重重点在杏山堡上,说道:“便是这里!”

众人竦然而惊,崇祯帝也是面色铁青,全身发冷,刘衍断言奴贼会倾国而来,这是极有可能的。

到时候奴军猛攻杏山堡,后路大军不多,如何抵挡?而且杏山山脉离海不远,东奴最善掘壕,甚至如在锦州一样,在杏山堡前挖掘数道长壕,松山大军,立时断了与后方的联系。

大军没有粮草,十有八九会溃败,无数的心血,也随之烟消云散。这二十五万大军一旦战败,则大明危矣!

崇祯帝重重哼一声,心中暗道:“有前权,无后守,洪承畴说老于兵事,这么一个明显的失误都看不出来?”

此时崇祯帝起了更换洪承畴的心思,但是如今朝中又无人可用,随之又将这一心思按下。

一旁,洪承畴闻言也是一惊,随即瞪向刘衍,自己如此重视刘衍,可是此人却在陛下面前拆我的台,是何居心!

刘衍自然也注意到洪承畴的目光,可是却怡然不惧:“笑话!老子不会为了给你面子,而让自己和八、九万将士去冒险!”

此时陈新甲心中大喜,暗道刘衍果然是治军打仗奇才,战略方面,也这么出众

崇祯帝随即说道:“正所谓:未预胜,先预败,入援大军去解锦州之围,至少要保证不败吧?若大军陷入绝地,朕又何处寻找援兵?”

洪承畴随即叩拜,说道:“陛下恕罪,此乃臣之疏忽,幸好有刘总兵提醒,臣一定以重兵防守后路,防止奴贼截断我军粮道!”

崇祯帝指着杏山说道:“如此最好!大军后路必须守好,余者方略如何,刘总兵仔细为朕道来。”

此时崇祯帝见洪承畴都被刘衍比了下去,对刘衍大起信服之心,迫不及待要刘衍继续分说。

刘衍却知道自己说到这里己经够了,大军统帅毕竟是洪承畴,自己继续说下去就是越俎代庖,彻底将洪承畴给得罪死了,到了战场上自己也会被刻意针对。

现在刘衍提醒了洪承畴一下,见好就收为妙,于是刘衍说道:“接下来就是在松山、杏山与奴会战血战。步步推进,看谁耗得过谁。若有可趁之机,便可实施陈新甲言说的四路进攻方略。”

“我大军在外,奴贼不敢死攻锦州。东奴兵少,成军不易,死一个少一个,他们耗不过我大明,只要他们觉得得不偿失,便会自动退兵,锦州之围解除。他们退却,锐气失去。我师气盛,便可攻击大凌河,义州诸地,为我大明光复失地。”

崇祯帝连连点头,刘衍说的方案还是很稳妥的,而这也正是洪承畴一直以来的打算,崇祯帝也是知道的

,所以刘衍此时这么说,也算是给了洪承畴一个面子。

崇祯帝沉吟着,虽然他很想一场辉煌大胜,也觉这样不实际。若夺回义州等地,对朝野上下都有交待了。光复失土,也算大捷,对军心士气的振奋好处,不言而喻。

这次召见到了申时才结束,众人都兴奋不己,还沉醉在方才与皇帝的对答中。

次日,德胜门外。

卯时初刻,德胜门外大校场周边己是人山人海,今日就是皇帝大阅兵的时刻,京师百姓能动的几乎都来了。校场附近较高的建筑,都被人包下,校场边各胡同口的房屋上,也是密集的爬满人。

从德胜门大街,一直到校场门口,尽是潮水般的人流,这可忙坏了顺天府的差役及兵丁们,他们连同京营的士兵一起,组成了一道道警戒线,把汹涌的人流搁在外面,一个个累得大汗淋漓。

而在校场之内,青莱镇新军、宣镇军、大同军、山西军等各镇兵马各自列阵,早在校场上整齐肃立。他们列成一个又一个,几乎看不到尽头的无数方阵。

二十五万余出征将士只有一部分位于校场内,大部分将士还在在校场外集结,毕竟校场也容不下这么多的兵马。

校场内还有无数获准进入的京师名流勋贵,将一个庞大的校场,挤得满满的,场内密密麻麻除了人头还是人头。

卯时正点,京城内传来山呼万岁之声,声音沿途而来,巨大的声浪,

似乎要把天上的云层都吹开。大乐声中,崇祯皇帝由神枢营三千骑兵开道,他的大驾卤簿,源源不断进入校场之内。

以马十二匹拉动,他的大辂之前,密密的黄麾、传教旛、告止旛、青龙幢、白虎幢、玄武幢、还有各式的单龙扇、双龙扇、绣花扇等层出不穷,显示着皇帝的威严,博大,庄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