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江拱手说道:“大将军,你只想着进攻连明州,以此来逼迫敌军放弃攻打平寿州。”
“这个想法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可大将军忽略了一点,我们所面对的敌人。”“是大秦敌军!”众人闻言面色一沉,他们似乎想到了什么。幸阳远眉头皱的更紧了,不过眼神却明亮了几分。“你继续说。”左江点点头,继续说道:“正如大将军先前所言,大秦敌军的战力比我军强。”“这一点,诸位应该都没有异议。”“而大将军所提出的策略,是以攻为守。”“这个策略也是正确的。”“毕竟……”“大秦敌军若是发动总攻,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我们确实很难守住平寿州。”“别的不说,至少会被大秦敌军占据不少城池。”“这一点,诸位心里肯定都清楚。”“所以……”“大将军提出以攻为守的策略,大家才会如此赞同。”众人沉默无言,眼中的怒火逐渐退去。“以攻为守确实不失为一记妙招。”“可问题是,我军与敌军的战力悬殊过大。”“诸位试想一下,我军若是集结了平寿州所有兵力,而后打进连明州,那四十万大秦敌军前来阻拦,会出现何种局面呢?”会出现何种局面?众人面色一凝,他们不禁按照左江所言去思考。集结平寿州所有兵力。八十万大军不说,七十万大军肯定是有的。七十万大军打进连明州,大秦敌军不可能不防守。一旦防守,那么……驻扎在连明州边境的四十万大军,定然会拦截他们。如此一来,他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那四十万大秦敌军。双方兵力虽然有着不小的悬殊,可面对四十万大秦敌军的阻拦,他们真的能够打进去吗?念及此处,众人并未过多迟疑。以他们至少七十万大军的兵力,要打进连明州肯定是没问题的。但问题是……大秦只有那四十万大军吗?很显然……大秦不止四十万敌军。而这时,左江再次开口,语气凝重的说下去。“看来诸位都想明白了。”“我军集结平寿州所有兵力,的确能够打进连明州。”“但是……”“以大秦敌军的一贯作风,对方绝不可能将所有兵力都用来防守。”“有四十万大军在连明州拖住我军,我军攻打连明州的速度,定然快不到哪里去。”“如此一来,大信城内的那十万敌军,就彻底解放了。”“没有我军的限制,那十万敌军在平寿州境内,如入无人之境一般,横扫而过。”“诸位想一想,若平寿州没有人阻拦敌军攻城。”“敌军需要多久才能占领整个平寿州?”“十天?”“二十天?”“亦或是十天也用不到?”“而平寿州一旦被敌军占领,我军就算是打进了连明州,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才说大将军提出的以攻为守这个策略,太过蠢笨了。”“我军若是真的抽调了所有兵力去攻打连明州,岂不是将平寿州拱手让给敌军吗?” 静!死一般的寂静。所有人,包括幸阳远,此刻皆是一副凝重神色。左江的话,给了他们太大的冲击。同时……也让他们明白过来,幸阳远提出的以攻为守。行不通。他们战力不如大秦,即使孤注一掷打进连明州。也无法做到像大秦那样,快速攻占连明州的城池。拖延时间一长。后果将不堪设想。到那时,连明州他们打不下来,反倒是把平寿州给丢了。如此一来,岂不是两头亏?幸阳远沉默片刻,不禁长叹一口气,他笑了笑,心中有些释然,但更多却是庆幸。这群将领之中,倒也不尽是庸才。关于左江所言的问题,幸阳远其实早就考虑到了。只不过……他仍旧选择孤注一掷。不为别的,只因他们守不住平寿州。与其费劲吧啦的去守,最终落得一个守不住。倒不如孤注一掷,打进去!虽说打进连明州也不一定能够夺回连明州,但夺回几个郡的地盘,他自问还是能够做到的。依靠这几个郡为根基,破坏连明州的稳定。如此一来,大秦敌军后方不稳,就不敢太过深入天狼国。不过……听了左江这番话,幸阳远也意识到了自己先前的想法,确实有些不足之处。以攻为守没错,但不能够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