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回到三国做皇帝:我刘禅称霸世界 > 第529章 回忆满满

第529章 回忆满满

随即微微颔首应道:“嗯,朕觉得此地甚好,就在此处用餐吧。”

得了皇帝的旨意,张正连忙转身匆匆离去,着手去安排今晚的膳食等相关事宜。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没过多久,只见一群宫女们手捧着一盘盘色香味俱佳的美味佳肴鱼贯而入,依次将它们放置在桌上。

不一会儿功夫,原本空荡荡的桌子就被各式各样的珍馐美馔摆满了,阵阵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令人垂涎欲滴。这些菜品皆是正宗的益州风味,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

刘禅见此情景,不禁食欲大增,开心地大快朵颐起来。对于自幼生长在成都的他而言,这熟悉的味道勾起了他儿时的诸多美好回忆。丽达等三人则是首次品尝到如此地道的益州菜肴,心中充满了新鲜感。她们一边细细品味着美食,一边饶有兴趣地观察着刘禅进食时满足的神情。

在用餐过程中,完颜启訫忽然开口询问刘禅:“陛下,不知您在此地居住了多长时间啊?”刘禅放下手中碗筷,稍作思索后回答道:“朕自建兴元年起便由太子宫迁居至此,在建兴六年时,朕亲率大军北伐,历经艰难险阻终于成功收复了我大汉最初的都城——长安。随后,朕便下达诏令,将国都迁往长安,自此也就离开了此地。”听完这番话,完颜启訫轻声说道:“如此算来,陛下在此生活已有整整六年之久。”

刘禅微微颔首,缓声道:“这六年于朕而言,意义非凡且至关重要啊!从年龄来说朕从少年变成了青年。而在地位方面,朕也历经了重大转变,从昔日的太子摇身一变,登上了这至高无上的皇位宝座。随着身份的改变,朕肩头所需担负起的责任更是愈发沉重起来。

每每忆及朕初登大宝之际,我大汉所处之局势实可谓举步维艰呐!自建安二十五年起始,直至章武二年期间,短短数年光阴里,我大汉竟接连遭受了两场堪称惨烈的军事溃败。先说那关羽将军吧,他不仅乃皇贵妃之父,亦是朕的岳父大人。然而,令人痛心疾首的是,其不慎丢失了荆州三郡这片广袤土地,更导致数万名英勇将士折损于此役之中。

紧接着,先帝亲率大军东征荆州,却不幸遭逢东吴陆逊之顽强阻击,最终落得个铩羽而归的下场,又有约莫六万名精锐士卒命丧黄泉。待到朕承袭皇位之时,我大汉所剩兵力已然不足十万之众矣!”

更为艰难的是,我大汉内部可谓是矛盾交织、错综复杂!就在这内忧外患之际,汉嘉太守黄元竟然胆敢率先举兵叛乱,实乃大逆不道之举。那时,相父与先帝皆身在永安,而成都城中仅有区区五千军队驻守。形势如此危急,朕深感责任重大,迫不得已之下,只得亲自统率两千精锐之师出征平叛。

幸而天佑我大汉,经过一番激烈鏖战,最终朕成功地将黄元一举歼灭,暂时稳住了动荡不安的局势。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边刚刚平定了黄元之乱,紧接着南中地区的三个郡县竟也相继反叛,一时间烽火连天,乱局愈演愈烈。

不仅如此,由于长期以来的种种原因,致使我大汉内部人心惶惶,众人已然离心离德。那些本土势力对于我们这些外来的统治者心怀不满,抵触情绪日益高涨。

在内政方面遭遇如此困境的同时,外交形势同样不容乐观。北方的曹魏政权对我们虎视眈眈,时刻觊觎着蜀汉之地,企图趁虚而入。至于东边的东吴,虽与我们暂时恢复了同盟关系,但那不过是做做表面文章罢了,实则各怀心思。因此,先帝之所以一直滞留于永安而不肯返回成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要提防东吴可能发动的突然袭击。

然而,就在那风雨飘摇、国势危急之际,相父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以其过人的智慧与谋略,尽心尽力地辅佐着朕躬。他日夜操劳,殚精竭虑,终于力挽狂澜,扭转了乾坤!经过无数次惊心动魄的征战与筹谋,我们不仅成功地平定了内部的忧患,还抵御住了外部势力的侵扰。更为令人振奋的是,我大汉军队一路北上,势如破竹,一举取得了北伐的胜利,顺利收复了曾经失去的故都长安,让我大汉王朝再度焕发出勃勃生机,实现了伟大的中兴之业。

每当回想起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朕心中感慨万千。这所有的一切辉煌成就,皆是相父的汗马功劳啊!若不是有相父这般忠肝义胆、智勇双全之人全力相助,哪会有我大汉如今的繁荣昌盛局面呢?朕恐怕早已沦为亡国之君,根本无缘见到诸位爱卿。犹记得朕刚刚继承皇位之时,便在此处与相父秘密商谈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朝政要事。那些话语、那些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恍若昨日之事一般清晰可见。只可惜时光匆匆,岁月无情,而今相父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