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连放箭,直到登陆的士兵们组成了一个盾牌大阵,将那个军官掩护得密不透风。江小龙这才说道:“别管他们了,让他们折腾吧。”
正是因为这一仗,北洋海盗人的军官损失非常的惨重。也就是从此之后,这个时代的人们开始思考保护军官的问题了。
也正是因为这一仗,人们开始逐渐转变了思想,不再强调军队的制服要鲜明,要醒目,要威风,要远远地就能震慑敌人的这种传统心理。
这种自古以来较为落后的思想理念,成为了后来很多军事学家研究的课题。
因为后人们在研究这场战役的时候,他们惊奇地发现,在从头至尾的每一波攻击之中,北洋海盗人的军官损失是出奇的大。
江小龙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作战理念。
尤其是他在战前的很短的时间之内,就组建起了一支非常有战斗力的特种作战部队,在战场上他们可以专门打击敌军的重要目标——这种作战方式,在战后引起了各国的军事学家们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从此以后,特种作战理念和隐蔽突击战术,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里。
此时,很多北洋海盗人已经渡过了护城河。——尽管他们损的失很大——但是密密麻麻如蚂蚁一般的士兵们还是顽强地涌过了河来。
很多人举着盾牌,互相靠拢,组成了一个个的盾牌大阵,顽强地向城墙脚下移动,并掩护后续部队的渡河行动。
见此情景,江小龙下令:“把那些投石机给我拖上来。”
这时候有人跑来报告,说是城西门要抵挡不住了。负责那里的战术指挥官韩振涛已经阵亡,眼看着敌人就要爬上城墙来了。怎么办?
江小龙很是犹豫。这开战还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城西门就顶不住了——比他预计的还要糟糕得多。这时候就动用预备队,那其他的地方怎么办?早晚都会是被全面突破的。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清脆的女孩子的声音从他的身后传来:“大帅,让我们上吧!我们可以顶得住!”
江小龙回头一看,一个年纪大约十六、七岁的女孩子带着一大群——看起来大约有数百名妇女站在了他的身后。
那女孩子穿着一身轻便藤甲,下面是紫色阔腿灯笼裤,手里提一把雪亮耀眼的钢刀,头上扎着马尾,汗水将她的头发粘在了脸上,显得十分的精干利落、飒爽英姿。
她背后的那群妇女多半是上了点年纪的,一个个满脸怒容,士气高涨,手中拿着各式家什——有拿着刀枪棍棒的,也有提着杀猪刀或菜刀的,甚至还有提着炒菜用的大锅铲的,队伍里面还夹杂着一些上了点年纪的大爷,也是跃跃欲试的样子。
——毫无疑问,这是一支刚刚动员组建起来的平民队伍。
江小龙注意到这个女孩子眼角带泪,神情悲愤,眼中却是一副要冒出火来的样子。
这时候正在打仗,没有空去说什么多余的话,江小龙声色俱厉地对那女孩喊道:“你们一定要给我顶住!绝不容许一个北洋海盗人爬上城头来!”
那女孩子用尽全身力气大喊了一声:“是!大帅!只要我们还有一个人在,他们就一个爪子也别想攀到城头上来!”
话音未落,她已经扭转身去,带着那一群妇女和老人,气势汹汹地杀奔西门而去了。
江小龙反倒被这女孩子的架势给震动了,不由得嘀咕道:“好一个女张飞啊!”
多伦富德走到江小龙的身边,向他介绍说:“这个女孩儿名字叫做韩秋雪。刚刚战死的那个西门指挥校尉韩振涛,是一直跟随我的下属。韩秋雪是他的女儿。”
“她从小就爱在军营里玩儿,武艺不错。开战前夕,她一直在城里积极组动员和织民众进行抗战准备。别看她年纪小,的确是个女中豪杰。”
江小龙点了点头说道:“好猛!死了老爸,没有任何的婆婆妈妈的,虽然眼角带泪,却猛得跟头母狮子似的。就是不知道打仗的本领是怎么样的。这鼓动和组织能力倒是真的很厉害,一般男人都不能比。”
“你看看她带着的那帮妇女,一个个眼神儿跟要吃人似的。这动员的效果好可怕!比齐大人您还要强得多。”
最后这句话他是对齐元直说的。但是齐元直却并没有注意到这个嘲讽,因为激烈的战斗还在继续,他紧张得根本就没工夫去听江小龙嘲笑他的话。
江小龙没有说错。他一看那些妇女们的气势就知道,这是一帮真正的敢于拼命的敢死队。能把人们的战斗士气提升到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