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万这个价格相对于三环来说不算贵,也不算便宜,中规中矩的一个价格。
但是生意就这样,讨价还价是正常的程序。
“潘支书!三环什么样你们心里最有数了,你觉得它值四百万吗?”
“不值四百万吗?”
想不到潘振林竟然还反问了一句。
“呵呵!三环我买到手以后,光是收拾就得耗费百万,也就是说三环除了一块地皮和极少数几栋房子,其它一文不值,所以我觉得你们的要价有些扯了,下午你们应该继续深入研究一下。”
“那你准备出多少钱?”
“按照三环的现状,顶多也就值二百万。”
“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我最多出三百万,你们下午再研究一下,如果行了过两天就签约公证。”
“那下午我们再商量商量。”
潘振林这个态度就说明价钱还是有商量余地的,就算降不下一百万,降五十万也行。
少花一分是一分。
但不管少花多少钱,三环是肯定会买下来的,那么他现在就该筹备钱了。
连买带收拾,他手里要有不低于五百万的现金。
但他此时手里只有一百多万。
原来有五十多万,这几天卖淦水和水果有六十多万。
就这点钱是买不来三环的。
不过白芒也不着急,想办法拖个十天八天就有了。
潘振林下午再次召开了三环的研究会议,会议上经过一番讨论,最后把三环的出售价格定在了三百五十万上,这是最后的底线。
小化工厂的车间里,吕文祥带着员工们在分装淦水,白芒则和尹江生在办公室里商量事情。
“造船厂对这些胶水的需求量有没有增加。”
“有啊!李经理老冲我诉苦,说我供应的胶水太少了,他们集团各种船的订单比山都高,这点胶水根本不够用的,要是一天有个五六吨才够用。”
“那你可以告诉他,以后每天我可以增加两吨胶水的供应。”
一吨胶水就多了十二万的收入,他一天供应四吨淦水就是四十八万,加上水果的供应,一天有近六十万的收入,一个星期就够买三环加收拾的费用了。
“这可太好了。”
尹江生当然高兴,多了两吨,他一天在这上面的收入也是翻番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