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极细的开片(冰裂纹玻璃质感;粉彩不存在开片的问题,且无玻璃质感(不反光/> 如果表面很难分辨,可以通过触感,珐琅的胎体相对要薄,粉彩的要厚一些,因为粉彩要打一层玻璃白,粉彩在制作时使用玻璃白打底,“玻璃白”是不透明的白色乳浊剂,属氧化铅、硅、砷的化合物,利用其乳浊作用,可以使彩绘出现浓淡凹凸的变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因“玻璃白”具有乳浊效果,其与彩料洗染后可发挥渲染技法的特性,呈现一种粉润的感觉,因此被称为“粉彩”或“软彩”。
正因为有了这一层玻璃白,粉彩有较强的粉质感,而五彩与珐琅都没有;珐琅彩发色鲜艳莹润。粉彩淡雅、柔和、色阶变化丰富,大都具有国画效果。
粉彩胎体较厚重,但粉彩胎质比珐琅彩更白、更细密,尤其是景德镇所产的精品。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粉彩器则有极美的蛤蜊光晕散在色彩的周围,珐琅彩没有蛤蜊光晕散现象。
叶辉也不搭理议论着的众人,眼睛睁开看向一脸吃惊的陈阳,脸上堆着微笑,“陈老板,这满屋子的古董商,看来只有你是我的知音。”说着话,叶辉伸手示意,“陈老板,请上眼!”
此时众人都不说话了,纷纷看向陈阳。陈阳看了叶辉一眼,刚才脸上吃惊的表情已经不见了,转而变成了一副笑容,“叶少,要不说您是大家呢,一出手就不俗之物,在下羡慕之极呀!”
“那我就不客气了!”
“请!”
陈阳伸手拿起卵白釉暗刻五彩戗金碗,而此时耿老也伸长了脖子,睁大了眼睛看着陈阳手中的瓷碗。
此件大碗造型别致,口广而腹深,下承圈足,微撇,足有明显修胎痕迹,通体胎质坚硬,所用原料淘炼较为精细,含少量杂质。除足圈外,整体施卵白釉,色白而青,釉质莹润,碗外壁口沿处有暗刻流水涡纹一周,内壁釉下暗刻鱼藻纹一周,装饰细节繁缛且铺满大部分内壁,细节丰富多彩,区别于一般元代卵白釉瓷的,便是其在釉上装饰的五色花纹饰。
元 卵白釉暗刻五彩戗金碗
此碗分别于碗心,内外口沿及外壁装饰有不同图案的彩绘图案,口沿之内以蓝、绿、红色描绘缠枝花叶纹,叶子体积大于花朵是其明显特征,花卉卷草纹做瓷器边饰十分常见,但以写实风格直接描绘花、叶、茎者十分罕见,花朵呈红色,花叶呈蓝绿交错状,线条繁而不乱,风格写实细腻。构图规整对称,富有几何感。
可以清楚地看到堆砌的花卉纹极具立体感
碗心处以十字菱形红色、松石绿色双线框开光,四角点缀花卉纹垂饰,开光内蓝彩绘写梵文,为不动明王之种子字。外壁口沿饰蓝色单弦纹一周,其下装饰松石色连续波浪状弦纹,其相接处上下凸尖交替出现,向下者均缀以花朵状垂饰,碗外壁主体纹饰为八组莲瓣纹及八宝,莲瓣纹分两层绘制,外层以蓝彩绘莲瓣纹,彼此相邻处纹饰合二为一,内层则绘红彩莲瓣纹,形成内外结构,八组莲瓣内绘元瓷杂宝纹,计:“轮”、“鱼”、“螺”、“花”、“犀角”、“银锭”、“双角”、“华盖”等八宝。
贴金脱落
全部八宝纹饰均以蓝彩勾边,其中“花”还以绿彩描绘花蕊。是器纹饰勾勒后,凡中空留白处,全部以金片填之,堪称工艺奇绝。
陈阳在旁边拿着瓷碗看着,没错,自己没看错,就是元代的卵白釉暗刻五彩戗金碗,让自己吃惊的不是这种工艺,也不是叶辉能拿出这样一件东西,而是这类东西,现在还没被世人所知呢!
五彩花戗金这种技术,据自己所知,目前仅限于文献记录,历史上从未见过实物的流传。由于世人从不知晓,也未见过这类工艺的瓷器,因此,在1982年出版的《华夏陶瓷史》中没有点滴着笔,一直到了九十年代初,文物流通协调中心在海外发现了五色花戗金瓷器的踪迹,这种物件才进入专家的眼球。
在未发现这批“五色花戗金”瓷器之前,经查,国内外博物馆、包括京城故宫、沪上博物馆和收藏家均无收藏记录。在海外发现这种五色花戗金瓷器的踪迹之后,国内来了一次博物馆大摸排,最后发现在蒙内赤峰曾出土同类元瓷两件,当时博物馆将一件元代五彩花戗金高足杯锁在了柜子里,根本就没有展出。
乌兰浩特馆藏
另一件高足杯由上博新馆建成后借展(租借),陈列在陶瓷馆,这是国内当时仅有的两只,而且这两只五彩花戗金的瓷器,外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