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缴获韩地的钢铁有三千斤,这可不是蜂窝铁,真正的钢铁,虽然比我们秦府的差那么一丢丢,那也能陆断牛马水断鸿雁。”
这些精品的东西,只有秦风和蒙毅知道,专门存放在了一个库房,秦风把账本给赵无恤看。赵无恤一看好家伙,真是好家伙,这么多好东西,他的眼睛贼亮贼亮的。
那家伙一箱子,一箱子的宝贝数不胜数。他真的没有想到韩地这么贫瘠的地方哪来的这么多东西,这个里面的美玉、明珠等不是精品的放了两库房。
秦风在一边一个一个的给赵无恤解释:“真要是细算下来,这这些东西很多都是无价之宝,我们三个府拿走的就是那么一小丢丢东西。只能算是劳务费而已,没多少。
之所以说拿走了三成,也是让各府认为这样的付出值得,尤其是中尉府的中尉们受了那么大的委屈,内史府前期为了抓捕刺客还死了不少人。”
秦风又拿出来一个奏章交给赵无恤:“这就是我们三个府衙财务分配的方案。这个事件已经接近尾声。正想送到咸阳宫,你正好拿回去给我老丈人看一下,让他盖个印章我们就可以分发。
没有这一套手续的话,这些东西我还真的不敢动,这次缴获的东西太多了,如果只是几百溢黄金的话,我们完全可以自己做主分配,太多了必须让我的老丈人在上面盖上一个小戳戳。”
赵无恤忍不住翘起手指说道:“帝婿就是敞亮,拿东西也拿的正大光明。”
秦风说道:“这是公事,任何事情都要放在明面上,三公九卿那么多府衙,免得他们说三道四。”
赵无恤说道:“那行,我就回一趟咸阳宫。”
赵无恤拿着账单以及秦风写的奏章身形恍惚之间就出了廷尉府,不久就到了咸阳宫。
咸阳宫。
秦始皇还在批阅奏章,每一天的大部分时间秦始皇都在重复这样事情。
只不过他今天看着奏章拿着毛笔紧皱着眉头。
奏章是秦风自己写的,把整个的经事情的经过写了一遍。写的非常的客观,而且这种奏章写的非常有条理。
秦风使用的公文的格式写出来的,前面是浓缩的总结,后面的都是详细的经过,写的非常有条理。写完之后加盖了廷尉府的大印,秦风的印章,蒙武的印章,宋纶的印章以及杨二愣的印章。
这整个公文除了写字歪歪扭扭龙飞凤舞以外,其他的条理清晰,舒适感非常好。
秦始皇看了奏章的开头,大概就知道这个奏章是什么意思。然后再看下面详细的解释,那就很快就能了解整个事情的经过。
然后再看看内史府、中尉府写的同样的奏章。就皱起了眉头,都是同一件事,写的就差多了,秦始皇看了之后如同嚼蜡。
其他的奏章咬文嚼字,有些词语还需要琢磨,而秦风的完全就是大白话。大白话的好处就是通俗易懂。没有什么歧义,坏处就是写的字多。
秦风的这个奏章足足写了2000字用了十几张八行书。内史蒙武用两张八行书,中尉府翟让用的是竹简,那笨重的竹简还要一个个拆开看,好几卷也就几百个字。
赵旭走进大殿,秦始皇没有抬头随口问道:“事情结束了?”
赵无恤说道:“差不多吧。廷尉府一边审理一边发通缉令。这是帝婿的收缴财务的清单,这一个是帝婿对收缴财务的分配方案。
帝婿的意思是如果陛下没什么意见,就盖上印章,签上字,他就可以执行了。”
秦风的收缴清单非常厚,装订成了一本书,封面上写着【拔刺、清盘缴获赃物明细书】。前面是目录,目录后面是一个表格,表格里汇总了所有的物品的数量。
再下面就是详细的缴获记录包括缴获地点、数量、查封人、记录人等等。
他随意看了看表格就看明白了,向后面随便翻了翻随手放在一边然后拿过秦风写的分配方案。看了一下点点头说道:“这样的分配方式还行。所有的东西几乎归入了少府。”
赵无恤连忙说道:“陛下,可别呀,你这样说话就厚此薄彼了,嬴遂是你兄弟这假不了,但是咱们关系也不错呀。
陛下可看好了,帝婿在上面写的是归朝廷,不是少府。”
秦始皇愣了一下说道:“少府掌管大秦的财物,这有什么区别吗?”
赵无恤说道:“有,当然有了。管理朝廷的财务分两个府。一个是少府,少府征收税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发放官员俸禄,修桥铺路,抢险赈灾;
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