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天降倭国。
可是即便是仇视倭国,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事情倭国本土的那些倭寇战力确实不弱,远超大周绝大多数的军队。
所以想要征服倭国,那就需要一次性派遣超过倭国数量的军队前往倭国,要不然对倭国而言,不过是添油战术,是给倭国送人头。
现如今倭国所战之军在数万以上,甚至更多,那他大周也需派遣如此数量,甚至更多的军士。
可一次性想要运送这么多军队,首先,大周需要建造能够容纳这么多人数的船只,而且还要祈祷天象站在大周这一边。
要是天象不佑大周,突发海上风暴,那对大周而言,将是重创。
而且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次性筹措如此巨量的粮草也不是一件易事,若真要强行凑齐粮草,那必然要向大周百姓收重税。
一向爱惜羽毛的仁治皇帝断然不可能做出此等激发民怨之事。
可是,若是仁治皇帝选择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的话,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虽然劳民,但是仁治皇帝不必因此背负骂名,反倒是在惩治崇王后,天下百姓还会认为陛下为天下万民大义灭亲。
此乃圣君也!
至于那伤财,崇王一系为了此事应该谋划了有近百年的时间,筹措的军饷,粮食必然够了。
就算不够,也有他的同盟白莲教为他想办法。
只是此法也有弊端,若是最后崇王征服倭国,而陛下却不能击败崇王,那就是养虎为患了。
心念至此,海公公面带忧愁的转头瞧向仁治皇帝。
却见仁治皇帝还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似乎并未将这个影响考虑在内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