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她再骂,也换不回姚家的辉煌,换不回自己母仪天下的尊荣,她只能在哪一亩三分地的地方,尽情发泄自己心中的不快,什么也做不了。
这样一个只会嘶嚎的疯子自然无人理会,宫里的宫女们又是见风使舵之辈,平日里虽然没有苛待了她,但冷嘲热讽总是免不了的,让皇后愈发暴躁。
这种暴躁,在听到废太子重伤不治,一命呜呼的时候达到了顶峰。
身为母亲,她决不相信自己的儿子这么轻易就死了,明明前些天他还好好的,生龙活虎的进宫安慰他,说他一定励精图治好好改邪归正,做好这个太子,让母后早日洗刷屈辱,怎么能说死就死了?
对啊,他说过他会改邪归正的,怎么可能还去青楼?这一定是个阴谋,是个阴谋啊!
皇后破声大骂,哭的声嘶力竭,可是没有人再理她,谁会理会一个无人在意,连皇上都厌弃了的疯子呢?
而且事到如今,就算她猜的对又如何,太子去青楼是被陷害的,他的死也不是偶然,证明了这些又如何?有人会原因因为为他平冤,而跳出来被蓝贵妃记恨封杀骂?
不会,在这夺嫡已经升级到明面上、你死我活的时候,在所有人都为
能在自己选择的赌注面前多表现一些,多争取从龙之功的时候,再她已经没了任何权势地位的时候,没有人在意一个废人的死活。
他们只在意自己献媚的时机是不是晚了一步。
废太子的死犹如一片落叶掉到水里,打了个圈告诉他他已经灭亡,大家可以自行厮杀,荡起这一丝轻微的涟漪之后,连个波纹都没有就东逝而去了。
皇上病重,太子一位悬空,可想而知那些个蠢蠢欲动的皇子们,会为了那个皇位进行怎样的厮杀。
朝野上下一片狼藉,二皇子以势如破竹之事占据朝堂话语权的大头,拥有强大世家支持的五皇子占据另一部分,七皇子被五皇子拉拢着不得不靠向他,背地里却依旧打着自己的小九九,更别说其他皇子们大。大小小的小动作。
朝廷被分为这两大派,每日一点政事都要与对方针锋相对争论不休,因此整个朝廷吵吵嚷嚷,再也不见当初平静。
朝堂纷扰,官员不作为,马不停蹄的征兵与征银更是让大乾百姓苦不堪言,民间无人耕田,朝中无人做事,由此还爆发了几次小规模的农民起义。
大乾内政不稳,大家都想着维护自己的利益,即使是小规模的动荡
也无人去镇压,造成那几个地方的农民起义愈演愈烈,最后这些人拧成一股绳,竟然成了不容小觑的存在。
正在这时,北齐也发现现在是他们掠夺地盘的最好时机,因此爆发了针对掠夺大乾地盘的全面战争。
北齐入侵,第一日大乾便连失三城,致使大乾百姓人心惶惶,加上临时受命负责配合穆家军守卫边境防线的康伯侯临阵倒戈,更是让大乾危机立现,战事岌岌可危。
大乾内忧外患,整个天空都像蒙着一层阴霾。
每日都有新的情报送来,无非就是朝中某位大臣为了在皇子面前表现,抨击了某位大臣,不然就是朝中实在选不出将领,那些军官临阵推诿,还有北齐又攻击了哪里的战报,看得慕容瑾甚是头疼。
这还是他印象中无坚不摧的大乾吗?外头的强敌都要打上门来了,这些内臣还有空为自己的一点蝇头小利斤斤计较,每日在朝堂上打嘴仗,如果他们都不作为,大乾都亡了再去争执什么又有何用?
慕容瑾看一次情报,眉头就锁一次,这些个国之肱股,实在该被称为国之蛀虫才对,整天不干实事就知道吵吵嚷嚷,再这样下去,大乾迟早亡在他们手里!
又见大乾
丢了两城的情报,慕容瑾鲜少发脾气,这回也忍不住将东西一丢,气恼道:“都是一群饭桶,饭桶!这样易守难攻的城池也能丢,要你们何用!没有整个能耐就敢出来接这个活儿,想军功想疯了吗?这丢的都是人命啊!”
裴胧月轻轻捡起地上被扔掉的情报,知道他心情不佳,温声安慰:“你不是说在打到雁门关之前咱们不出手么?好在这次损伤还不算严重,且放宽心吧。”
“让本王怎么能放宽,一个马王坡,就折损大乾兵力两万,两万啊,这些不是冷冰冰的数字,是人命!你让本王怎能释怀。”
大抵只有真正上过战场,知道人命稍纵即逝,战争残酷的人,才能真正理解慕容瑾此时的无奈和气愤吧。
在朝廷那些文人还在那耍嘴皮子纸上谈兵的时候,那些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