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地摊老板看着年轻的许砺韬上前询问,憨厚的笑了笑,但是不易察觉的眼里精光一闪。
“小兄弟,好眼力,这可是康熙时期的青花碗!”
老板笑呵呵的说着,弯下腰拿起青花碗就要递给许砺韬。
许砺韬嘴角一扬,一眼就看破了老板的伎俩,没有伸手去接,直接笑道:
“老板你放着,我自己拿。”
在古玩街里,手递手传看是大忌,因为古董大多都是易碎易坏的东西,两人用手传递很容易摔碎。
到时候就有口都说不清了,所以内行人都是等对方把物品放置在固定物体上才拿取观看。
这个老板肯定是看许砺韬年轻想要坑人。
果然,听到许砺韬的话,老板讪讪一笑,接着放回了青花碗,也不尴尬的笑道:
“小兄弟行家呀,别介,你随便看。”
许砺韬点点头,装模作样的看了看,然后摇摇头又放了下去,转身就走。
老板一看连忙喊道:“小哥,要不再看看,这可是乾隆年制的青花碗。”
“老板,我看是前年制的吧。”
许砺韬转身似笑非笑的怼了老板一句,那老板顿时哑口无言,被说破了有些尴尬。
许砺韬也没在理会他,继续往前看去。
突然看到前面的一个中年男人在一个地摊上蹲了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高倍放大镜检查着手里的瓷碗。
看到他的做派,许砺韬直接摇了摇头,“又是一个冤大头。”
这人一看就知道是新手小白,以为自己看了一些古玩的书书,就兴冲冲的跑到古玩街来捡漏。
然而,在古玩街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看书是没有用的,时间才是真理。
因为你不知道你看的书籍是不是真的。
这类的古玩书籍也是有可能被有心人给造假的。
许砺韬在前世的网上就看过这么一个传言,说是十几年前就开始,有一群造假者和贩假者联合在一起。
把假货的特征包装成真货的鉴定知识,请某某野鸡大学所谓教授,某某鉴定行家,然后出书,还成立拍卖公司,成立民间收藏协会,出书,出图录。
最后形成很大的产业了。
要不然景德镇每天出货几万件的那些假货,都卖给谁了?
当然是那些看了假书的冤大头了。
看着中年男人,许砺韬没有多管闲事,入了这一行你就要有交学费的心里准备。
再说,在古玩圈里,有这么一句话,拦人钱财如杀人父母!
许砺韬可不想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看了几眼这几个摊位上的东西,许砺韬暗自摇了摇头,毫不犹豫的往前走了。
不必多言,没什么价值的好东西。
“10万!”
就在许砺韬慢慢的搜寻好东西的时候,前面的一个摊位围了一波人,一个穿着短袖白大褂的老爷子高声喊道。
许砺韬好奇的凑了过去。
“不行,你这开价太低了,没有30万我不会出手的。”
地摊老板是一个三四十岁的胖子,也是一身落魄的农民工打扮,此时坚决的看着身前的老头说道。
“我这可是清光绪磁州窑缠枝柳叶花瓶,品相那么完好!”
蹲在身前的老头犹豫不决的说道:
“东西没有问题,可你这要价太高了,10万!卖不卖?不卖我就走人了。”
看到两人这一唱一和的,许砺韬顿时了然的点了点头,旁边的人也在小声的指指点点。
除了几个面露意动的人外,大多数停步不前。
有经验的都知道这是一个,在古玩市场常见的双簧联袂的套路。
双簧的戏剧套路大致就是,演员都在明处,一个卖家,一个买家。
两人犹如相声演员一唱一和,扮演捧眼的那人必须站在“不偏不倚”的中间立场,还要时不时地为买者设身处地地“着想”。
然后忽悠想要占便宜的人。
果不其然,当许砺韬对着那个小花瓶施展【鉴定】技能时,就确认了他们是一伙的。
【高仿清光绪磁州窑缠枝柳叶花瓶】
【材质】:瓷器
【年份】:1997年
【价值】:2500元
【评价】:做工精致美观的高仿清光绪磁州窑缠枝柳叶花瓶,略微有些价值,拿回去当花瓶也不错。
地摊上的戏份继续上演着,胖子老板死咬着价格不放,老头最终黯然的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