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其他人都走了后,徐胤爵一个人呆在屋里胡思乱想了好久。
他在想,外面传天子驾崩的消息,到底有几分真的,这多少都有几分捕风捉影的味道。
“福伯。”
“大爷,啥事?”
老管家快速来到徐胤爵面前。
“文爵可是在宫里当值?”
“这上半月正是小爷轮值呢。”
“通知他回来一趟,要快!”
“哎。”老管家见家主像是有急事,连忙叫了个手脚利索的下人,吩咐他去宫中寻徐文爵。
徐文爵是上代魏国公徐弘基最小的嫡子,今年才十六岁。
徐胤爵去年代表武勋进宫时,向天子讨了个恩典,让这个幼弟去宫中做了金吾卫。
很快徐文爵骑着马赶回魏国公府,在书房里见徐胤爵。
“大哥,唤我回来有什么事?”
徐胤爵指了指旁边的凳子,一脸凝重的说道,“文爵,坐下来,我有话对你说。”
徐文爵见兄长认真,忙收敛心神规规矩矩的坐好。
徐胤爵缓缓的开口,“文爵,你很清楚咱们徐家祖上一门两国公的由来吧。”
徐文爵点头,这当然知道,不说他这个身为徐家嫡子知道,就是普通人也有很多人知道,徐文爵不知兄长为何会问起这个。
当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造反,徐达的两个儿子徐辉祖和徐增寿,徐辉祖支持建文帝,徐增寿暗中支持燕王朱棣被建文帝杀了。
后来朱棣靖难成功当上皇帝,封徐增寿为定国公。
徐胤爵叹了一口气,“现在到处都在传天子驾崩了,几个皇子年幼,明天会有人进宫请太后下旨,让一个宗室监国。”
徐文爵连连摇头,“兄长,天子驾崩就是个谣言,万不可信啊。”
徐胤爵并不反驳,而是点点头,“但也有可能是真的。”,徐胤爵随后又摇摇头,
“听我说完了这些话,你马上回皇宫值守。”
徐胤爵郑重的看着徐文爵,“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事,你都要护着宫里的那几位小皇子,为了魏国公府,哪怕是用命也得护着。”
徐文爵点头,“大哥,我会的,我相信陛下驾崩的消息是假的。”
徐胤爵闭上眼睛,说道:“如果到时有些人欲对那几个皇子不利,那些人中很有可能会有我,你也不必留情,直接把我脑袋砍了就是。”
“啊!”徐文爵大吃一惊,但随后就明白了什么,喃喃说道:“大哥,那时你们也不会对我留手是吗。”
“没错,但我会尽量避免,你快回皇宫值守吧。”
徐文爵虽然只有十六岁,但出生在魏国公府,哪能不知道兄长这样安排,是让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
他们这种公侯世家,虽然很风光,但要是牵扯到政治皇位斗争,如果部错队,轻则自己性命难保,重则整个家族都有覆灭之危。
徐胤爵又叮嘱了几句徐文爵,就让他赶快回皇宫。
~~~
这时的皇宫各处大门早封闭,徐文爵拿着令牌进入后,找到了金吾卫指挥使赵大。
“指挥使,我接到消息,明日一早,诚意伯刘孔昭等武勋就会进宫,向太后请旨,让一宗室亲王监国。”
“哼,乱臣贼子。”赵大骂骂咧咧的将消息传给了袁继咸。
袁继咸听说操江水师入城时就知道有人要兵变作乱,立刻见到田成,求见太后说明情况,然后下令封锁宫门戒严。
但是现在皇宫的守卫还是太少了,不足2000人,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那些乱臣贼子。
要知道光是刘孔昭的兵马就有2万,还有五城兵马司也有人叛变,具体有多少人还不知道。
五城兵马司的叛变才是非常严重的事情,要知道五城兵马司很多都是黔兵。
上任首辅马士英总督凤阳时的3000标营黔兵,在拥立天子登基称帝后,大多都充入五城兵马司。
袁继咸虽是首辅,但是先前并没有收到任何有人叛变的消息。
现在连有哪些人参与作乱的都还不知道,很多可疑的地方了。
袁继咸叫来冯可宗,问道,“冯指挥同知,锦衣卫北镇抚司的陈四郎呢?”
“袁首辅,是这样的,陈百户家中孩子患了怪病,这一阵子都很少当值。”
“哦,多久的事了?”
“首辅,差不多半个月了,首辅,如果无事,我就带人去守着东华门。”
袁继咸点点头。
“去吧。”袁继咸看着冯可宗的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