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一下,把行星和恒星送进曲率航行这种事你们也想的出来?我想知道大概的原理,不求技术文档,只要原理就行。”星极说道。
“这是另外的情报,得加钱。”华耀礼尚往来的回复道。
华耀在不影响其他国家恢复发展的同时,聚集了整个大麦哲伦星系的科研人才,对大质量星体曲率航行技术进行了攻关,最后在15年后,完成了突破。
华耀,能够在能耗可以接受的前提下,将恒星送入20倍光速的曲率航行中,行星则能进25倍光速。
换句话说,华耀能带着恒星系进入远航了,而且20倍光速的航行速度,能够将跨越十六万光年距离的需求时间缩短为八千年,只要人员调配的足够合理,一代人的时间都不需要。
在完成恒星曲率航行技术突破后,华耀向大麦哲伦星系公布了自己的文明来历和最终目的,回到银河,回家。
华耀给了大麦哲伦星系文明两个选择,第一个是可以跟随华耀一起到达银河,第二个是可以留在大麦哲伦星系里面继续发展。
因为在大麦哲伦星系200年的时间里面,华耀也更迭了两代人,华耀自身也产生了两个派系,一个是想回到地球的远航派,一个是想继续呆在大麦哲伦星系的驻留派。
要不是华耀的第二代领袖贺兰是坚定的远航派,华耀也没法完成如此壮举。
最终,华耀的远航派选择远航,在华耀的回家派离开之后,驻留派将留在大麦哲伦星系里面,继续统领大麦哲伦星系文明。
很巧合的是,华耀有半数的远航派,大麦哲伦星系有半数文明选择跟华耀一起到银河里面去。
于是,银河远航计划开始了。
由于恒星航行过程中要消耗恒星的大量质量,所以必须挑大号的恒星来,华耀选了大麦哲伦星系里面质量比较高的24颗b型恒星,这些恒星的平均质量高达太阳的8到10倍。
在华耀的计算中,24颗恒星将只有12颗到达银河,其余的恒星都会被消耗在路上。
华耀也选了60多颗行星,这些行星将承载着远航者,在恒星的能量支持下曲率航行到银河系。
当然,华耀用恒星来做为远航能量来源的原因,除了恒星物质丰富,还有大麦哲伦星流的作用。
大麦哲伦星流(注1)是大麦哲伦星系和银河系连接的一条星流,是大麦哲伦星系在银河系的引力作用下,被银河系吸引的星际尘埃组成的尘埃流。
恒星可以在星流里面依靠自己的引力吸引尘埃进自身,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补充质量,虽然不可能扭亏为盈,但能撑更久是肯定的。
“你们的计划,有24颗恒星和60多颗行星……但现在只有5颗恒星和27颗行星到达了银河?”星极问道。
“是的,计划从最开始就不断有意外,在我们到达大麦哲伦星系的第200年,它们,来了。”华耀说道。
“它们?”
“你可以将它们理解为是一种虫子,我们不知道这些虫子是怎么出现在大麦哲伦星系的,但我们只知道,在我们发现这些虫子的时候,一切为时已晚。
华耀的远航计划建设工程让大部分文明的驻扎地集中在了星系的一侧,而虫子就从另一侧出现了,我们发现它们的时候,半边大麦哲伦星系已经被他们完全占领了。
它们的数量铺满了整个星空,任何武器都可以杀死他们成千上万次,但是杀死成千上万个之后马上就会涌来更多,无穷无尽,无穷无尽。
我们的联合舰队在前线奋力抵抗,但战线依旧在不断收缩。大麦哲伦星系无法抵抗这群虫子的入侵,于是,远航计划提前开始了。
我们只来得及建设12颗恒星和45颗行星的曲率航行设备,在这些行星上的储备物资也不够充裕。
但没有办法,我们只能提前启航,在我们到达大麦哲伦星系的第205年,远航计划开始了。
为了掩盖我们远航的踪迹,华耀和大麦哲伦星系的驻留派,选择留在了大麦哲伦星系和虫群进行死斗,为我们断后。
在我们启动远航后20年,航行出去400光年后,驻留派和大麦哲伦星系的驻留文明所有信息全部消失。
“他们是英雄。”星极说道。
“很可惜,有的智慧生命并不珍惜英雄为他们换取的生命,在远航开启后的第300年,我们为大麦哲伦文明准备的5个远航恒星系其中之一发生了政变。
政变原因未知,但是恒星系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