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梦如有点难过的解释道,“我不知道一个人能做多少,我想着做不了肯定会说的。”
杨阳习惯性的转着戒指。“那若是人跟你说,她只能做10个人的饭呢?你就直接在找10个做饭的嘛?”
这事杨阳自己也有责任,蒋梦如还得负责钱,还有那么多琐碎的事也是忙得天天连家都回不了。
虽然她高校毕业但社会经验确实还有所欠缺。而且她也没学过会计。不会弄这些。
于是杨阳说道,“得再找一个专门负责钱相关的人。”
这是出了校门蒋梦如上的第一堂社会课,内心不禁感到异常挫败。
杨阳见蒋梦如情绪低落也没安慰,而是问道,“你有认识的嘛?”
蒋梦如还在反思听到杨阳问她,下意识的,“啊?”了一声。
杨阳也没重复,蒋梦如想了一下,“我问问吧,应该是没有。”
经过多方打听,还真让杨阳找到一个。
跟杨阳一个姓,叫杨振宁。
一开始就是在江山工地干临时工,当天结钱的那种力气活。
后来发现他会计专业,于是就让他负责统计每天临时工和结钱的工作。
家里只有一位老母亲,去年还生了场大病,身体不太好。
杨振宁不放心让母亲一人在家,也没有能力把老人接到工作所在的城市,只能选择回家来照顾。
而他的所学的专业在这个镇上很鸡肋。
即使有需要的也都是找熟悉的自家人,要不然也是熟人介绍。
杨振宁孤儿寡母的认识的人也不多。
连力气活都当不了正式工,只能什么时候缺人了喊他顶个班。
介绍的人说这孩子比较内向,不咋爱说话。
又不是干销售,用不着能说会道,当即让陈飞开车把人送家里来。
杨振宁没用送,自己骑着电动车来找的杨阳。
还以为这是面试,在门口好好拍了拍身上的土,还扫了扫脚上都是泥的鞋。
正好杨阳看到了,喊道,“杨振宁是吗?”
杨振宁看着眼前还没她大的小女孩点点头。
杨阳招招手,“赶紧过来,都是长在土地上的人,有啥可扫的。”
杨振宁跟着杨阳往里走。
杨阳边走边问,“你以前上班多少工资?”
杨振宁老老实实回答。“7000”
杨阳,“我先给你6000,上五险,可以吗?”
杨振宁点点头。
这算面试通过了嘛?这的6000要比市里的7000还多呢。毕竟不用租房啥的,开支小。
进了办公室,给两人互相介绍了下。直接让他上手干活了。
蒋梦如问道,“你有电脑嘛?”
杨振宁摇摇头。没说话,上班的时候都用的单位的电脑。
杨阳问道,“会开车嘛?”
杨振宁还是摇摇头没说话。都是坐公共汽车,考本也挺贵的,就一直没学。
杨阳直接说道,“你们先交接着,我现在让人去买。”
杨阳是让二哥去买的,一共买了两个台式一个笔记本。
转眼到了晚上,大家都收工回家,准备吃晚饭。
杨振宁站了起来小心翼翼的问道,“我可以把笔记本带回家嘛?因为我还有好多没弄完的。”
杨阳,“就是给你买的,你带哪里都可以,没弄完明天在弄也行,不着急这一时半刻的。”
杨振宁轻轻的把笔记本装进包里,背了起来。“反正我晚上也没什么事。”
出了房门大家都往餐厅去,他反而往院子方向走。被杨阳一把薅住了衣领子,给他指着方向,“餐厅在那边。”
杨振宁低着头说,“我回家吃。”
杨阳没废话,提留着他的后脖领子来到了餐厅,一把摁在了座位上,给他盛了满满一大碗饭,临走又给他打包了好多。也是直接放进了车筐里。
“家里就是吃的多,别嫌弃。”
不嫌弃,怎么会嫌弃,真热闹。
热闹到他觉得在这寒夜里吹的风都是暖暖的。
回家后老母亲不解的问道,“今是什么日子嘛?怎么买这么多好吃的。”
杨振宁把电脑放到柜子上,把吃的放进锅里热上。解释道,“不是买的,我找到新工作了,老板送的。”
母亲高兴道,“那今天真是个好日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