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坐拥九州之地,泱泱大国,悠悠岁月,建国三百余年,看尽人间沧桑,
青州,便是晋文帝继位的青都所在青州,青州于晋国中部,在国家机器的运作下,管控中部,政令于中发出而下达于各地方,王令一出,普天之下皆臣服,青州北侧是枕戈待旦的雍州,儋州,青州西侧是高山流水的川蜀以及黄沙遍地之肃州,东侧有天下粮仓重地之崇州,以及经济财政最是富有的苏州,,南侧则是气候宜人的益州,和与南荒相接壤的云州,以一国之力占据九州之地,实力可见一斑。
雍州,儋州于晋国之北,与绥国接壤,雍州处于西北侧,往下与肃州相邻,儋州则与崇州相邻,自从二十年前的大战后,边境肃穆,曾经也繁华过,但如今荒凉许多,这些年与绥国虽然大战已休,但如此血战以后,两国边境多有摩擦,纷争不断,两国之关系所见于此。
肃州,位于西蜀之北与雍州接壤,黄沙漫天,水土流失,树林植被更难存活气候些许恶劣,民众都被漫天黄沙黄土终日打在脸上,但自古民皆思乡,一地有一地的活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当地的孩子脸上就能看出些许坚毅
川蜀之地,高山流水,,也是向往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朴实生活,民风多为淳朴,而在当年那一战中川蜀之兵骁勇善战,应先帝令,往北抗击敌军,苍苍将士皆战死,马革裹尸几人还,就算已经过去这么久,川蜀元气依然并未恢复如初,可见川军英勇属世间罕见,更有名言流传至今,我西蜀男儿,生当孝父母,死当报国家,有何惧哉!
云州,位于川蜀南部,虽然位于内陆,但风景极好,山林也是众多,云州因与南荒接壤,因而当地也会一些毒术,较为著名的便是云州养蛇御蛊之术,晋国历史悠久,各方各派互相融合,当地人早就见怪不怪了,晋国其他州郡,虽没亲眼见过,但大都有所耳闻,
益州,益州与云州,青州,苏州相接壤,往下看便是一片茫茫大海,气候极佳,一年四季温润如春,当地好吃的好玩的花样众多,应有尽有,而此地靠海,沿海之地的儿郎都是极佳的弄潮儿,每每在外赶海的儿郎,在海边寻到鲜美海食之时,都会带齐酱料,生腌或烤熟,还不忘说一句
“真感谢上天的馈赠”
苏州,于益州之东北侧,是晋国经贸重地,地处平川,大多商贾都于此处营生,商贸往来上佳之地,且气候宜居,苏州自古不缺才子佳人,文人雅士居多,也有许多外地人来此处讨口饭吃,给大户人家打打长工的,人口也是众多,属于晋国比肩青州的繁华之地,可以说是晋国之金库也不为过
崇州,崇州在苏州之北,与苏州相比,一个是钱财宝地,一个则是天下粮仓,崇州储存着晋国大半粮食,因其地理位置有关,往北走是边关重地,自晋文帝登基后,一直在加固北方儋州的军事力量,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将士们再怎么样也不可能给你饿着肚子打仗吧,不然上了战场怎么打,保证边关的粮草供应才是重中之重。
晋国之所以如此注重北上边防,此事关系到二十年前两国交战之事,书中记载不多,也不详细,民间流传当年晋宣帝喜得第二子,百官朝贺,举国欢庆,继晋国太子出生后的八年后晋国才迎来第二位皇子,这不得不提到晋国皇室了,自从晋宣帝往上数两任皇帝褒宗开始,皇室血脉陆续凋零,到晋宣帝这一任共皇子两名,还有一人早夭,竟然出现无人与其争这东宫之位的地步,央央大国竟然罕见的出现了一脉单传的现象,这也就是为何这时隔八年的第二位皇子诞生能如此隆重的原因,然而就在举国欢庆之时绥国突然率领五十万大军南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破晋国雍州边防永平,乐平两关,大军直逼晋国大门长平关,朝野震动,上下一片哗然,整个朝堂议论纷纷,战降分说不一,在位的晋宣帝与当朝国师力排众议,决定举全国之力集结二十五万大军支援守军十万的长平关,晋宣帝带着当时年幼的太子,和还在襁褓之中的二皇子御驾亲征,以镇边关,两国交战与长平边境,大战持续半年,最终以晋国惨胜的结局告终,从那以后的晋国元气大伤,武林像断了一层一般,高手大多销声匿迹,不知所谓何事,襁褓之中的二皇子更是不耐边关塞外之苦,于途中暴毙而亡,晋宣帝百感交集,在回青都后不久驾鹤西去,太师在那场大战中也留下隐疾,自此隐退留下仅剩的太子赵定,而后两国关系势同水火,自此南北分明,云洛也只是随意了解了一下国之旧事,毕竟算起来,那场大战爆发的时候他可没出生,怎么算也是算不到他头上的。
云洛久居之山其实叫做藏玉山,在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