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汉阙三国梦 > 第112章 官办医疗

第112章 官办医疗

些啥。

“哦?但说无妨。”刘备显然也感兴趣。

“荆州疲敝,又连遭瘟疫,人口与曹操南征前相比已不足三分之一。孩儿请设立医掾,以仲景师父为掾主,华佗先生副之,建医学院,官办医疗,以助恢复人口。”

刘禅有这个想法不是一两天了,也不是第一次对刘备提起,只是从未在正式场合讨论过。在场的多数人还是第一次听说。将医掾列为正式的官方机构,这事史无前例,众人纷纷低声议论起来。

“主公,公子的建议好是好,只是荆州连遭战乱灾祸,府库支出甚巨。官办医疗,财政难以维持啊。”

蒋琬是大管家,最清楚其中的难处。其他人听了也纷纷附和,连明年的春耕都得找世家大族们合股投资,上哪找钱出来养医生?

糜竺也劝:“此事却不宜操之过急,待府库充盈再做不迟。”

刘禅却胸有成竹,不急不忙回道:“舅公,公琰先生,禅以为此事不须拖延,也花不了那么多钱。”

蒋琬的眉头快要拧到一起了,疑惑道:“这——,公子,将医者编入公制,相当于扩充机构,若普天下的医生都按官员标准支付薪酬,这开销可不会小啊。”

刘禅闻言一笑,解释道:“公琰先生说得不错。但设立医掾到官办医疗,中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先把牌子挂起来,编制给出来,并非立刻就给所有的医生官办身份。第一步还是精心办学,培养一批专业过硬的人才。先把种子培育出来,以后再慢慢扩充队伍,开枝散叶。因此,现阶段用不了多少钱。”

听刘禅这么解释,蒋琬才释然,若只是维持像现在仲景医学院这样的规模,那确实可以负担。

然而,刘禅的大招还在后面。

“还有,可以优先训练出一支军医队伍,既是军也是医,专注于战场上出现最多的外伤、骨伤以及传染疾病。每百人配一名军医,每千人配一个医药站。战时随大军一起行动,随时救治伤患,将大大减少伤亡,提高战场生还比例。如此,既可最大限度保持部队战斗力,又可节省大笔抚恤,还将使将士作战无后顾之忧。非战时,也可用于救灾抗疫,于国于军,大为有利。”

这几句话一出,就像在平静的湖面砸下一块巨石,瞬间激起无数浪花。随军医者周代就有,并不稀奇。但那都是为高级将领服务的,普通士兵压根享受不到。若真如公子禅所言,能有一支专业救治战士的军医队伍,那部队的战斗力可不是提升一星半点。

尤其是带兵的武将们更能体会其中的价值,要是真能有这样的回血加持,对部队的精神面貌和作战意志将是质的改观。这办法可不是什么哗众取宠的小伎俩,或将是改变战争规则的大杀招。

“战时阵亡者有四成死于失血,三成死于伤口感染。若当真能够及时救治,这战损将减少五六成,可不得了啊!”一向清高的魏延也不得不佩服起来。

不过他还没有完全信服,转头又问:“但真能做到及时救治么?”

刘禅笑答:“这便是医掾要关心的事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华佗先生精通外科,脏器都可以破肚医治,何况皮肉伤?若用三五载时间培养出上千名能够取刺、缝合、接骨的军医,那能挽救多少战士的性命?能节约多少劳动力?”

刘禅能这么自信,是因为这时代还没有杀菌的概念,只要制出高浓度的酒精,战场消毒就不是问题。再加上华佗的外科技术,大幅提高战场生存完全可以实现。

前景已经勾勒出来了,将军们纷纷展开无限畅想。如果真能带领一支能够满血复活的部队出战,那是什么感觉?对敌人而言必定是无穷无尽的噩梦。

“主公,此法值得一试。如能实现,前方将士再无伤病后患,作战必越发勇猛。还能留下更多老兵,对战力大有助益!”黄忠带了几十年兵,听了公子的话,忽然觉得自己还得再好好学学。

“公子之策甚妙,于施政亦有助焉。”蒋琬也来了精神,从自己的专业角度进行别样的解读:“以赤壁之战为例,我军阵亡者四千两百五十余人,残疾者一千七百余。抚恤金阵亡每人每月七百钱、残疾每人每月五百钱。若人数减少一半,仅此一项,每年便可省钱两万余贯。节约下来的征夫,又可保证田间有足够的劳力,产出亦可增加。主公,此法开源节流,乃治本之良策。望主公尽快施行,越早越好!”

蒋琬不愧是大管家,这帐算得明明白白的。刘备也是战场上滚出来的,这笔帐当然也算得明白。组建专业化的军医队伍是划时代的改革,刻不容缓!刻不容缓!

孔明和庞统听了也各自吃惊,没想到这个小徒弟已经达到这样的高度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