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马快,饭后帮我去趟契丹大庙。”
刘祥去斋房吃过饭后,回到峰水禅师的禅房,峰水禅师把一封包好的香交给刘祥后嘱咐到:“大雄宝殿七佛,每佛三柱香,殿后有观世音菩萨,同样烧三柱香,你的事就办完了。记住,天热风雨多,心凉思不乱,凡事要多想。你去吧。”
刘祥辞别峰水禅师,骑马上路。一路上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老爹的一个梦,说梦到母亲了,来跟他告别了,就决定大办丧事。梦这东西本来就不能当真。可跟老爹这些年,他的话没错过,所以老爹的话才能够一言九鼎。母亲的丧事,他说办就得办,也没别的办法。既然家中当真大办丧事,说明老爹对母亲过世的事,已经拿得非常准了。刘祥想不明白两个事儿:一个事儿,为母亲办丧事,这是家中天大的事,儿子带孝为母亲送葬,天经地义。老爹为什么在这样重要的节点上,把送信这样的琐事让他干?第二个事儿,峰水禅师已经知道我刘家在为我母亲送葬,他又为什么让我跑这么远的路,只是为了给契丹大庙的七佛一菩萨烧香。这俩个事儿,他认为俩个长者做事都有些草率,没有考虑到他刘祥此时的心该有多么的难受和烦乱。想归想,第一个事儿已经办完了。第二个事儿得抓紧时间赶紧办,争取早点回家到母亲的坟头烧香磕头,向母亲解释清楚。不管刘祥他脑子怎么想,心里怎么急,那路哇是一步一步的走出来的,路程那是一步一个脚印量出来的。等他到了宜凌县城,进了城门,走出瓮城,到了契丹大庙,赶忙的翻身下马,拴好马,又急三火四的直奔大雄宝殿。
宜凌是个古老的县城,佛教盛行,人称佛都。这个称号得益于刘祥要进去烧香的这个契丹大庙。这个契丹大庙,是大辽朝耶律隆绪圣宗皇帝,在他的母亲萧太后的故里建的辽代皇家寺院。由于身份特殊,所以香火一直很旺,历经数代,时过千年而不衰。
刘祥进到大庙院内时,虽然已经日挂西山,可香客依然来来往往、进进出出,大家见一个楞头青径直闯了进来,眼睛虽然异样的看着他,不是侧过身子,就是闪到一边让他过去。等刘祥烧了香,磕了头,二十四拜下来后出了大雄宝殿一看,早已经是日落西山后,余霞映饮烟了。
刘祥三步并做俩步的跑出院门看到自己的马时,那马通体的汗还在往下滳答呢。刘祥解开缰绳强拉起马,一见到马已经累到这等程度,刘祥再急着想走,也于心不忍了。他拉着马想着,该住哪里呢?这个古城里有他的四个嫂子家和四个姐夫八家供他选择,可哪家他都不能去,因为人家的家人都知道他们刘家办丧事呢,哪有母亲下葬,亲生儿子在外闲逛的呢,那不得让人家笑话死啊,即使不让人家笑话死,也得让人家骂死,用手指头戮死。可父命难违,师命又不得不从,刘祥虽然满心的不情愿,也只能如此。此时的刘祥,想走,马已难行。想住下,满城的亲友家又不能去。选住大车店吧,又都是他亲友家开的。思来想去,只能找个饭店,先把肚子喂饱了再说了。当他来到凌烟阁,走进凌烟阁的大堂的时候,三个人在饭桌前的对话,让他的脑袋轰一声,有如五雷击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