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才跨上马,打马而去。
清晨的宜凌县城,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官儿,出现的街道上。他的身后,是六十几号人的一个队伍。这个队伍,以军人的步态,行进在街道上。这六十几号人的队伍的这套行头的色彩与日本军人一致,样式也差不多,只有帽子不一样,是带盖的那种。他们的后边,也有一拨,人少了点,三十左右。人虽然少,可大有风头,这风头出在哪儿?人家这三十人,一色的黑色风衣,人人骑马。这两拨队伍招摇过市,格外引人注目。这是管辖宜凌县的日本军人石川少佐处心积虑后的杰作。这个举动,不单单是一种宣示,而是为日后日本占领和统治中国的那个时段里,打了一个样儿,先制定了一种模式。
石川少佐的指挥室里。石川端坐在靠椅上,他的大桌子前面,恭恭敬敬的站着三个人,这三个人外相上差别很大,对比强烈。一个高高大大,一个精精瘦瘦,另一个胖胖墩墩。石川少佐脸色笑眯眯的站起身,未开口先出声,声音也很平缓,他对站在他对面的三个人,笑声未开先点头的说道:“嘿嘿嘿嘿,杜二的,大日本帝国的,任命你的,宜凌县的,保安队的,队长的,这个的,是任命书。”那个高高大大的人,立马挺了挺身板,接过任命书。“金超然的,大日本帝国的,任命你的,宜凌县的,特别行动处的,处长的,这个的,是任命书。”那个精精瘦瘦的人,跨前一步,恭敬的接过任命书。“贾慈的,大日本帝国的,任命你的,宜凌县的,民情调查课的,课长的,这个的,是任命书。”那个胖胖墩墩的,也就是那个卖油条的人,连点三次头,接过了任命书。石川发完任命书,乐呵呵的说道:“你们三个人是大日本帝国忠实的朋友的,大日本帝国有你们的朋友的,宜凌的鸡鸣狗盗的,江湖窜匪的,恶绅刁民的,统统会消声匿迹,我们的合作一定是快乐的。”
选定了这三个人,石川少佐仿佛完成了一个特大的使命,他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心理轻松和成就快感。在来到中国社会之前,虽然做了很多的功课和准备,也注意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程度的语言文字功底,可一但走进实际的中国社会,他仿佛自己是一个瞎子,一个聋子,虽然身在其中,可和中国人之间仿佛被一张无形的大网隔着,似乎一切都在眼前,可相隔却都远在十万八千里之外。
石川总结在宜凌县方方面面不顺的经历,思考在宜凌县时时处处受阻的过程,他得出了一个结论,造成这种感觉的根源就是不管你一时多么得势,自我感知多么强大,你如果不能融入这个社会,这个人群,你将一事无成。他很欣赏的看着自己的政治杰作,望着这三个人走出自己的指挥部,他志得心满,他又一次开心的笑了:“嘿嘿嘿嘿嘿嘿嘿嘿……”杜二,金超然,贾慈,这三个人怎么突然成了统辖宜凌地区的日本鬼子的左膀右臂了呢?石川少佐选定这三个人,他对这三个人中意的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