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据我所知,无论是哪位仙人,自出世以来,都不曾不问朝政,超脱于世俗权利的雍扰。”
“怎么会有仙人的特使来拜访魏大人?大人可是为了脱离中央朝政的纷扰才有了龙门...”
“谁知道呢,最近都安分点吧——我可是听我家老爷子说过,仙人入世以来只派出过三次使者,每一次对于炎国来说都是大事...记录上最后一次据说已经是快千年前的事情了。”
“快千年前...?说说看呗?”
围在一块的几个佣人听到这种故事顿时来了兴趣——
“咳咳...这些我都是听我老爷子说的啊,你们可不要到处瞎讲,当年先帝驾崩,新帝登基时尚欠年幼,权臣操控朝政,偏逢北部连年大旱,南疆洪灾不绝,大批的灾民流离失所。”
“那个贼臣将难民全部拦在了京都之外,幼帝居于皇宫之中,也难闻墙外之事...而忠义之士禀上的奏折也被拦下,甚至遭到破害...一时间宫廷之外民不聊生,宫廷之中人人自危。”
“嘶,我都不用猜,这事得闹到仙人那儿去。”
其中一个佣人接了一句,引得边上的几人纷纷点头。
“那可不,难民进京面圣不成,决心再度北上,去求那几位镇守北疆长垣的仙人——和如今不同,当年三位仙人是全都坐镇北疆的,理所当然,仙人们自然是接待了难民的代表,并让他们安顿了下来。”
“据说其中有一位脾气最不好的仙人当日就拽着我们最耳熟能详的赤鸢仙人去了京都...”
“那贼臣自然知道仙人是来找谁的,只能硬着头皮上去迎接,想靠着糊弄人的鬼话去蒙骗两位仙人——”
“讲道理,仙人哪是你蒙骗得起的——那位暴脾气的仙人自然越听越气,直接把那贼子抓起来整个人抡到了皇宫的午门上,那贼臣就算权势滔天也不过肉体凡胎,哪经得起正在气头上的仙人这么一下,当时就没了气息。”
“据说到现在,皇宫的午门上还留着那个贼臣的被仙人抡上去留下的印子来警告那些心怀不轨的入宫者呢。”
讲述者顿了顿,满意的看着周围面露震撼之色的众人。
“乖乖...闯到宫里,当着文武百官和禁军的面把一代权臣抡死在午门上,这事也只有仙人做得到,也只有仙人敢去做了。”
旁听者们咂了咂舌,似乎有想到了什么追问了一句——
“那..那一代的陛下呢?仙人不会就撇捺不管了?”
“想太多了——另一位赤鸢仙人则是留在京都十余年,手把手教导那为幼帝成为独当一面的明君后才回的了北关,根据史书上的记载,那一代的皇帝也是一位文武双全的明君。”
“仙人的剑法也是从那个时候正式传下来的,据说,如今的炎国皇族见了那位赤鸢仙人都会尊称一声帝师或者太师祖...”
“怪不得魏大人会亲自去接仙人的使者...原来还有这层关系啊...”
围在一块的佣人们点了点头,
“总之最近大家都注意点....呃,魏大人,您回来了。”
似乎这几位佣人的组长叮嘱几人几句,随即抬头就看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回到宅邸的魏彦吾...佣人们之前聚在一块的历史故事汇好像消磨了太多的时间。
“讲得倒也不差嘛,和苏先生说的差不多——”
魏公的身后则是多出来一个腰间挂着酒葫芦,背着一把长剑的蓝发女性,好似大炎中那些云游诗人的模样。
“不过嘛...当年那个权臣可不是被识符仙人抡到了午门上,那个家伙是被仙人当成了炮弹,愣生生在午门上砸出了个洞,而且被掷出去的时候,满朝文武可是全在叫好。”
“因果有报,何其快哉——”
从言语上来看,这位蓝发的女子大概就是仙人的使者了,如果细看女性的打扮,则颇有诗词歌赋中酒剑仙的模样。
她似乎是早早就到场听完了佣人之间闲聊,还为这个故事更正了记载之中的差错之处。
“都散了吧,去通知夫人一声,中午府邸接客,让她把晖洁叫来....另外,去让后厨备席。”
对着佣人挥了挥手的魏彦吾看向了一旁的令——
“不知令先生喜欢炎国何处珍馐?”
提到宴席的龙门总督看向了一旁的令。
“哈哈,珍馐就罢了,我没什么忌口,魏公随意就好——我这个人更喜欢各地佳酿,不知魏公有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