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多,但是除了太后不再直接过问政事以外,朝局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那些老臣依旧唯太后马首是瞻。比如青州重将韩密、三朝元老林太傅,都是受过太后大恩的,即便是教他们舍身效命、粉身碎骨,只怕也不会有丝毫犹豫。
几位舅舅就更不用说了,自然是跟太后更兄妹情深一些,而其他的一些要臣,也大多领命效力于太后,比如镇西大将凤翼----不知道受了太后什么恩典,从来都是对太后死心塌地的。即便是毫不相干的杜守谦,因为自己的私下不喜,太后对人又是一贯的宽容不计,想来也是更加倾向太后那边。
这些人都是朝廷各部的重臣,随便哪个都是居于要职多年、门生无数,倘若悉数加在一起,完全可以将自己这个皇帝架空。朝中要臣没有一个是亲近自己的,虽然前时母后主动撤人,让自己换了不少年轻的新人,但一时半刻也没有什么份量。
----即便贵为一朝天子、九五至尊,却仍然做不了这个国家的主,想到此处,桓帝不由怅然叹了口气。不过还好母亲为人豁达、处事端正,不论国事、家事从来不曾为难过自己,不然的话,这皇帝做了恐怕也是没滋没味。
“皇上,是不是觉得饿了?”候全听到皇帝的叹息声,壮着胆子上来询问。
桓帝这才觉得出神有些久了,连云琅走了都没留意,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静了一瞬吩咐道:“去传膳,要几样清清爽爽的小菜。”
“是,皇上稍歇。”
桓帝素来厌恶大势铺张浪费,御厨们自然不敢乱拍马屁,依言做了六样精致清爽的小菜,另外配上几样分例的鱼肉参汤呈上。桓帝心不在焉的吃了几口,忽然放下手中的龙纹金箸,指着面前的一盆白玉蹄花汤道:“皇后平时喜欢喝这个,送到凤鸾宫去。”
自那日听雪事件后,桓帝便有些着恼皇后管教不严、约束不善,以至宫人胡乱非议太后,连带自己也有了不孝的罪名。因为心里怄着气,加上最近几日事情繁多,今日又遇上了青州的大事,已经连着好几日没有去过凤鸾宫。
此时一起皇后素日的柔情温存,不由也心软了,觉得当日有些委屈了她,又想起她刚刚小产伤心,因此不免生出些许歉疚。只是依照桓帝的性子,断乎不会去个皇后说什么道歉之语,况且本身也不擅长哄劝女孩儿,因此只让候全带了吃食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