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晚明海枭 > 第133章 遇袭

第133章 遇袭

会是以农民为主了,他们需要分散开来去开垦田地。

如果武朗的王国不能稳定秩序的话,那林海扶持土王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还不如直接用自己的军队去武力征服附近的村社。那样就会和后来的西班牙人或荷兰人一样,人数太少都不敢出城。

光靠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些土著最擅长的就是逃跑,他们的村子可以在一夜之间就全体迁徙得无影无踪,必须要把他们纳入王权的秩序下管理起来。

正当林海在给武朗讲授《韩非子·二柄》的时候,一名铁之王亲卫突然跑了进来,慌慌张张地跪在地上禀报道:“王,好多好多雷朗人正在向王宫杀来……”

武朗霍然从铁王座上站起:“你说什么?有多少人?”

那亲卫惶然道:“黑压压的一大片,全是青壮年男子,至少有上千人。”

武朗吃了一惊:“怎么可能?雷朗人最大的村社也就两百个青壮男子,怎么可能一次性来这么多人?”

“是真的,至少有十个以上的村社达成了同盟,他们是早有预谋啊!”

“快,召集所有在王宫附近的军队,随我出战!”

武朗拔腿就要出门,却被林海一把拉住:“且慢,出什么事了?”

伦第一先是对武朗翻译了林海的话,接着又向林海说明了情况。

武朗对林海的指令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般的服从,闻言立马停住脚步,只听林海沉声道:“先问清楚,雷朗人是从哪个方向来的,谁看见的?”

所谓雷朗人,就是淡水河上游和基隆河以南的土著民族,村社数量和总人口都比巴赛人要略多一些。

台北地区的东番土著主要分为巴赛族和雷朗族两个民族,大致以基隆河以及基隆河汇入后的淡水河为界,巴赛族占据靠北的沿海地区,雷朗族则占据靠南的内地。

两族的语言和习俗基本上完全一致,实际上就是同一个民族,只是因为河流的自然分隔而形成了些许差异,后世也有人把这两者统称为凯达格兰族。

就像沙巴里社和八里坌社一样,许多隔河对望的村社之间都有仇怨。最近这两个月,武朗好几次都率领自己的军队,越过基隆河,帮助自己治下的巴赛族村社向对岸的雷朗族村社复仇。

想不到如今这些雷朗族竟然联合起来,想要对铁之王开展报复,而且参与其中的竟然至少有十个村社,这在台北土著里是极为罕见的情况。

林海的第一反应就是消息来源不可靠,毕竟这些雷朗族村社彼此之间也是世代仇杀。

甚至因为没有河流的分隔,这些同族之间的资源争夺更加激烈,仇怨还要更深一些,这点在巴赛族村社之间也差不多,像基隆的金包里社和大鸡笼社那样比邻而居又关系融洽的情况那是少之又少。

东番土著的村社若要联合开展军事行动,那是需要解仇、交换人质等一系列宗教仪式和政治行为的,大致就和汉朝时期羌人部落要达成临时盟约时所做的一样。

如果是十个村社达成联盟,那所有敌对村社之间都要两两举行解仇仪式,然后所有敌对或没有交往的村社之间都要互派人质,这个过程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的。

武朗听了林海的话,继续问那亲卫:“你说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是谁看见了大批雷朗人,他们是从哪个方向来的?”

“是属下亲眼看见的,当时我正在圭柔社,王,伱是知道的,我前不久和一位尊贵的圭柔社女子订了亲……”

圭柔社是最早归附武朗的,圭柔人基本享有和沙巴里人同等的国人地位,而这个说话的亲卫是从后来征服的村社中挑选的,这种联姻每天都在基隆河北岸上演,巴赛人中的贵族阶级正在逐步成形。

那亲卫接着说道:“我亲眼看到大批雷朗人正在划着独木舟渡河,我以为他们要进攻圭柔社,于是我赶紧从山上下来向王报信。但是他们并没有向圭柔社发起进攻,在淡水河北岸集结完后,他们向王宫的方向杀了过来……”

两人说话的时候,伦第一就在旁边拣重点向林海翻译,眼前这人是武朗亲自提拔的心腹亲卫,既然是他亲眼所见,那这个消息的来源就相当可靠了。

而既然雷朗人是从淡水河而非基隆河的方向杀来,那首当其冲的并不是武朗的王宫,而是林海的关渡城……

其实这真的是林海大意了,他没有在关渡城周围安排任何哨探,因为他根本没想到东番土著会集结起上千人规模的军队。

他不知道的是,当某个地区发生剧烈的社会变动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