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并没有获得真正的太子教育。
名分这种东西可并不仅仅是名分,很多时候还和待遇息息相关,它是能改变很多事情,改变一个人命运的。
朱翊钧默然不语。
李太后的潜台词,朱翊钧当然听得出来。
你都三十九岁了,赶紧把朱常洛立为太子,让他接受系统的太子教育。
太子教育一般持续时间至少十年,现在就让朱常洛开始,这样过了十年后你也五十岁了,出什么事朱常洛也有能力接班,大明也乱不了!
朱翊钧不想让朱常洛当太子,也不想忤逆自家母后,所以只能选择沉默。
他已经做好了承受自家母后怒火的准备。
左右也不过是骂几句罢了。
三十九岁的人了,还有老娘骂自己,那不是坏事,那是福气!
看到朱翊钧这般模样,李太后又怎么会不知道儿子心中所想。
她并没有发怒,而是语气平缓地说起了往事。
“当年你皇祖父就不喜欢你父皇,说什么二龙不相见,你父皇从小就没有父亲的疼爱。”
“你父皇战战兢兢活了几十年,大半辈子都活在恐惧之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你叔叔取而代之。”
“直到你叔叔死了,你父皇才终于松了一口气。但就是这样,你皇祖也没册封你父皇当太子。”
“孩子啊,你能体会吗?你父皇一辈子都没当过一天皇太子!”
“所以啊,他刚刚登基就迫不及待地把年幼的你册封为太子,就是不希望你走他的老路,就是不希望你和他一样大半辈子都如履薄冰,活得连一个普通人都不如。”
“好不容易当上了皇帝,你父皇才享了六年的福,就丢下我们孤儿寡母走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说到这里,李太后忍不住拿出手帕,抹起了眼泪。
“常洛这孩子是乖巧懂事的,可他到了二十虚岁了,也没过上几天安心的日子。”
“我一看到常洛,就想起你那苦命的父皇。”
“皇帝,你真的要你的儿子也重走你父皇的老路,把你父皇的辛苦再吃一遍吗?”
“皇帝,你太狠心了!”
朱翊钧静静地听着,看着眼前不停抹着眼泪的母后。
这一刻,无数念头在他心中百转千回。
宫殿之中无比安静,只有李太后的哭泣声。
良久,朱翊钧张开嘴巴,有些嘶哑地开口。
“母后的意思,朕明白了。”
“等会就让司礼监和内阁那边拟旨,立常洛为皇太子吧。”
【万历二十九年,朱翊钧在李太后的劝说下,终于立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三子朱常洵为福王、五子朱常浩为瑞王、六子朱常润为惠王、七子朱常瀛为桂王。】
【至此,持续多年的争国本事件最终落下帷幕。】
看到这里,大唐世界之中,李治心情非常地复杂。
朱翊钧最终竟然还是输了?
父皇,果然是看透了朱翊钧啊!
东汉世界之中,太子刘庄大为疑惑。
“朱翊钧竟然就这么输了?”
刘秀笑着看了刘庄一眼。
“很难理解,是么?”
刘庄点了点头,道:
“儿臣觉得,朱翊钧不应该,也不可能会输的。”
堂堂皇帝,执政了这么多年,根基不可谓不深厚。
虽然不召开朝会,但依旧大权在握。
甚至还刚刚平定了哱拜之乱,抗倭战争。
朱翊钧这时候应该是威望极高才对啊。
怎么会输呢?
刘秀呵呵一笑,摸着胡须开口。
“朱翊钧当然会输,如果他能在争国本事件中赢了,那才奇怪呢。”
“啊?”刘庄越发疑惑,忙道:
“还请父皇教导。”
刘秀嗯了一声,显然对于刘庄的这种态度颇为满意,开口道:
“其实答案非常简单,在朱翊钧拒绝召开朝会那一刻起,他就必败无疑了。”
刘庄还是不懂。
刘秀也不生气,耐心解释。
“皇太子的册封,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必须要得到天下臣民的认同。”
“都说皇帝受命于天,是天子。这句话啊,误导了很多人,也包括朱翊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