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从仅剩的一成中分一杯羹。
江湖之中大小门派无数,而又以道玄宗、净禅寺、圣儒门此三大宗门为最尊,而那个庞然大物便是在江湖中的威名仅次于三大宗门的九江盟,数十年前江湖百晓生评点天下各门各派之时,便将三宗一盟划为同一列绝前势力,甚至评其富可敌国,门众可比三宗之总。
三人同坐在一起相谈甚欢,犹其是那掌柜脸上的笑容一直没断过,只是在顾长风看来似有些强颜欢笑并不太自然,但见掌柜十分热情却又不似作假,想来是自己多虑了。
席间冯安与长顾长风两人甚至开始以兄弟相称,冯安年长顾长风几岁被顾长风称作冯大哥,冯安则称顾长风为顾小兄弟,掌柜虽未参与进来,但三人间的关系却是增进不少。
等三人祭完了五脏庙,顾长风与那名为冯安的年轻刀客便拜别了掌柜,一同去往樊府。
走在去往樊府的路上两人又遇见不少江湖人打扮的武人,想来与两人一般同是想要接下悬赏的,就是不知这家大业大的樊府究竟会请来多少江湖人,也不知那采花贼的身手究竟有多高,到时这许多人能不能将其捉住。
那樊府只与客栈隔了两条街,两人很快就来到樊府门前,只见樊府门前早已围得水泄不通,但其中大多只是普通百姓,聚在此处也只是看热闹的。
元江城是座大城,城中百姓平时不难见到江湖人,但亲见江湖人展示身手绝技的机会却是不多,便是见到也必然是江湖械斗,刀剑不长眼,能逃命就不错了,哪还有心情去看人打架。
而今日抑或是近日却不同,樊府悬赏捉拿采花贼的告示一出,引得无数以“江湖人”自居的所谓“大侠”竞相前来,起初樊家仗着家大业大来人便召,也不管来人身手到底如何,哪知竟引来一众坑蒙拐骗又不会半分武功的宵小之辈,没帮上忙也就罢了,还闹得府中上下鸡犬不宁。
是以不得不请了几位真正有武功修为之人做擂主试考前来应召之人,也便在樊府门前办起了比武大会,这可比寻常杂耍好看多了,也就导致来此看热闹的百姓越聚越多。
真正身手高绝的江湖大侠绝难拉得下脸面来此,但樊府仍然想着到时靠着人多也能镇镇场子,所以考核标准很是宽松,凡是能上台跟擂主过个几招的便能通过。
看热闹的百姓虽将樊府门前围得近乎水泄不通,走到近前便知仍留了一条道供前来打擂的江湖武人通行,顾长风与那刀客也顺利地通过此道来到擂台前,眼看已有不少江湖人聚集在此,这些人虽同是来应召的,但台上擂主皆为樊府挑选之人,各自之间算不上敌人,氛围倒也并未显得剑拔弩张。
擂台四周皆有樊府家丁负责维持秩序,擂台之上正打得火热,其中一位出手颇有宗师风范,瞧着似乎便是擂主,另一位则像是来浑水摸鱼的,出手毫无章法,仅支撑了不到三个回合,便被擂主踢下台,引得台下一片嘘声,负责维持秩序的家丁很快将人拖走,看来是没能过得了这关。
擂台北侧便是樊府大门,门前两座汉白玉石狮子气势雄伟每座皆有一人半高,府前门台甚至比架起的擂台还要高出不少,其上端坐数人,正中三人十分年轻似富家公子模样,身后一前一后站着两位管事,一位年轻一位年龄较为大些。
又有三位年长之人分坐在靠近擂台处的两侧,右侧有一个空余位置,此三人想来也同样是樊府挑选出的擂主。
见顾长风望向府门前众人,年轻刀客侧身贴耳对顾长风介绍道:“冯某昨日曾来此观战,跟人打听到不少消息,顾小兄弟可知门台上坐着的都是何人?”
顾长风此前也曾来过元江城几次,却也只是经过并未长住,对城中人与事了解并不多,对此当然不知,但也能猜得出年轻的其中一人必然会是那樊家少爷,遂道:“小弟并不知晓,却也猜得出那樊家少爷必然就在其中,还请冯大哥详细告知。”
刀客冯安点了点头,不再卖关子:“那三位年轻人里,居中那位身材较胖者便是樊家少爷樊仁,在其左侧那位是县太爷的公子杜子滕,也是樊少夫人的亲弟弟,在樊家少爷右侧那位书生模样之人名为梅文华,据闻是樊府私塾教书先生的儿子,三人自小便是玩伴,关系非同一般。
“据当地百姓讲三人在本地是出了名的嚣张跋扈,被称作元江三霸,平日里见着这三位皆是唯恐避之不及,也就是这几日收敛了许多,这些百姓才敢聚在樊府门前。”
顾长风听闻后点了点头,内心对这三位富家少爷顿失好感,若非是为除贼当下又急需钱财这会儿早就扭头走了。